陛下明知此事,却依旧不肯压制皇后母族雨师一家的势力,若不是太后娘娘的一族即墨皇室还有几分抵抗之力,朝上怕是早就遍布了雨师家的眼线。

可叹陛下智虑深远,明是非,懂进退,然而如今犹如身入虎狼巢穴中,依然不自知。

听见老友叹息,丞相缓缓睁开眼睛,似是听懂了他叹息的无奈,说道,“清平世界,些小贼徒,陛下不会畏缩不前,他只是在寻找时机,等待一举制服的时机。”

荀博士道,“陛下初登大宝那一年你还记得吗?又安境土,教化众民,又赦天下,只推迟了废除前朝所立之酷刑,他不满,但也不可在登基首年便推翻他皇父政令。”

“我如何不知,当时一个个贤正忠臣,敬重陛下,在朝中也不曾结党营私,各个甘愿为陛下肝脑涂地,现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荀博士未言。

半日后道,“如果不是陛下放纵,你觉得如何会到这种派别分明的地步?”

也正是看出陛下想要破而后立,搅乱这一池死水,丞相大人才愿离去,在他看明白陛下的心思后,便知晓陛下已非从前的少年帝王,他把帝王之术,学得精妙,虽有弱点,但他不会把弱点置之不理太久,有人看出了他的弱点,可他比所有人都早,他们的陛下,明知自己弱点就在六宫,迟迟不肯动手。

荀博士问道,“六学之中,你向陛下求了哪一学?”

丞相还未开口,便听见荀博士叫嚷,“你可别来国子学。”

“我……”

“你要是来,我就把国子学东西南北几斋分开,总之咱们不能在一处。”

年轻的时候,为了一句“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两人能打得鼻青脸肿。

如论如何,他们都绝不要在一处教学生。

少年读书就在一起,两人已经相看生厌,再也不能在古稀之年日日相对,总有一天他们会当着国子学诸生的面互相揪着对方的胡子斗殴。

这可就丢了面子。

丞相恶狠狠看了他一眼,“我没和陛下说去国子学,你乐意在那儿呆着,我可不喜欢。”

“那你要去太学?”

“不是,我说我去四门学。”

荀博士吃了一惊,“去四门学?”

“如何?”

四门学不可以说不好,也不可以说很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存在,况且里面混日子的人不比下三学少。

国子学的生员几乎都是要官显贵的后辈,太学也差不多了,四门学中的孩子们父辈官位不甚出众,这些孩子能不通过科举就得父亲官阶不太可能,这就造成了里面的生员有很多都是家中逼着去,自己却又对科举之事不甚上心。

下三学的孩子中虽无世家背景支撑,可论起努力,国子学中生员也要甘拜下风。

所以这样看,四门学在六学中颇有些尴尬。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