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太子,臣一路上在思考,觉得有些不妥。”李斯直接回应道。
“哪里不妥?”嬴羽问道。
“这条法令涉及人数庞大,数百万人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群体,一旦失控,将成为潜在威胁。”
“如果他们一半选择入伍,一半选择耕种,利用太子帝的恩惠,若犯上作乱,将非常难以控制。”
李斯直指法令的潜在风险。
“李丞相说得对,臣认为不应让这些百姓选择入伍!”
“军营是大秦的根基,如果他们全部去耕种,不仅能防止作乱,还能为国家纳税,这才是上策!”
王翦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嬴羽摇了摇头。
大秦国土辽阔,连年征战导致士兵伤亡惨重,人口稀少。
大秦的兵力并不像外界所称的那样强大。
而六国百姓中有不少曾上过战场,他们有战斗经验。
如果他们加入军队,将大大增强大秦的军力。
“我大秦连年征战,士兵死伤无数。”嬴羽说道。
“父皇为防匈奴南下,调兵镇守边关,我们大秦兵力不足,如果能够将这些百姓充入军营,将极大提升军队的实力!”
王翦听后点头,但心中仍有些担忧。
毕竟,涉及的人员实在是太多了!
“太子殿下,此事应当慎重,尽管我们可以接纳他们,但这些人背负着深重的国仇家恨。”
“虽然日常看似无害,但一旦触发某些契机,他们可能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王翦开口提醒,言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
嬴羽心知肚明,重臣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太子殿下,恳请您三思,眼下绝不能轻举妄动!”
“是的,臣也认为这件事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
“太子虽然心怀天下,但是否能保证他们真心归顺?”
几位大臣纷纷请求嬴羽收回命令。
嬴羽微笑着看向第一个发声的冯去疾,轻声问道:“冯丞相,你有朋友吗?”
冯去疾愣了一下,不解为何嬴羽突然提起这个问题。
他如实回答:“回禀太子,臣交情不广,但在未入仕之前,曾有几位至交好友。”
嬴羽轻笑:“那么,作为丞相,现在你是不是已经嫌弃这些老朋友了?”
冯去疾笑了笑:“不敢,尽管我现在身为丞相,事务繁忙,但一旦有空,还是喜欢和这些朋友共饮共乐。”
嬴羽点了点头,接着问:“你的这些朋友,都是秦人吗?”
冯去疾的脸色一变,犹豫了一下,道:“大部分是秦人,其中一位是赵人。”
冯去疾并未隐瞒,毕竟,很多人都有来自其他六国的朋友。
嬴羽淡然一笑,看向冯去疾,问道:“如果给你一把刀,让你去杀掉这个赵人朋友,你愿意吗?”
冯去疾的脸色骤变,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太子殿下,如果是我做错事,或因为冒犯了太子,臣甘愿受罚!”
“但让我伤害朋友,绝不可能!宁死不违义!”
其他几位大臣看到这一幕,愣住了,都不明白嬴羽为何突然提出如此荒谬的问题。
正在他们疑惑时,嬴羽轻轻鼓起掌来。
“好,很好,冯丞相不愧为义气之士!”
“既然冯丞相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六国百姓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王翦心中一阵迷茫,完全不明白嬴羽的意图。
冯丞相的义气与六国百姓的事务到底有什么关系?
“太子殿下,请直言,臣有些糊涂,这两者到底如何关联?”王翦直接询问。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表示同感。
嬴羽笑了笑,坦言:“你们之所以担忧六国百姓,是因为心底对他们存在排斥。”
“六国百姓和我们大秦的百姓有什么不同?”
“没有区别,甚至很多大秦的百姓,和六国的百姓有着亲戚和朋友!”
“七国之间联姻的例子并不少见。”
“我们只需将六国百姓重新分配到各地,打破原有的社群凝聚。”
“例如,选择耕种的六国百姓,可以与三户大秦百姓一起安置;选择入伍的,每小队安插一个六国士兵。”
“如此一来,六国的凝聚力将被彻底瓦解,大秦百姓和六国百姓将更多地接触与交融。”
“冯丞相因义气不舍伤害好友,那么,百姓们会为了不切实际的叛乱,去杀害自己多年的朋友吗?”
嬴羽的话,瞬间让在场的几位大臣惊呆。
妙计!
实在是妙计!
按照嬴羽的方式,确实能够完美解决六国百姓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这些百姓迅速融入大秦的文化与风俗。
当他们的周围充满秦人朋友,孩子们和秦人成婚,遵守的是大秦的律法,久而久之,谁还会在乎自己是秦人还是赵人?
几位重臣感到无比震惊。
如此深远的计策,嬴羽究竟是如何想到的?
这些大臣们,个个都是大秦的栋梁,见多识广,然而这个一直深居宫中的太子,竟然能提出如此震撼的方案。
可见,嬴羽绝非凡人。
“太子殿下,这个方案简直完美,不仅能解决六国百姓的问题,还能大大提升大秦的赋税与兵力!”
“此计妙绝,三得其利!”
“臣佩服得五体投地!”
“以前我以为自己才智卓绝,然而与太子帝相比,实在是差得远了,臣愧不敢当!”
几位大臣纷纷对嬴羽表示极高的敬佩。
嬴羽微笑着摆了摆手:“好话就别说了,这件事虽然可以定下,但实施起来必然困难重重。你们这些廷尉必须留心,尽早拟定法令,并择日公告天下。”
几位大臣躬身答道:“诺!”
……
重臣们退下后,沈炼带着一个人走了上来。
此人正是胡亥安排的张小泉,他之前作为间谍被嬴羽安排到校场。
两人跪拜道:“见过太子殿下!”
嬴羽淡然道:“起身。”
张小泉站起,恭敬道:“太子殿下,胡亥曾问过我关于校场建设的事,我已经如实向他汇报了。”
嬴羽笑道:“胡亥真以为我在练私兵谋反?”
张小泉神情一紧:“他信与否我不知,但有一事很奇怪。”
嬴羽问道:“什么事?”
张小泉答道:“在胡亥的寝宫,我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气息,甚至比蒙恬将军的气息还要强大。”
嬴羽的眼神顿时一冷。
他知道,张小泉和校场的士兵都经过神魔之念的训练,感官比常人敏锐。
胡亥寝宫中的那股气息,显然是个不容小觑的存在。
“胡亥背后有人。”嬴羽低声道。
他挥手道:“去吧。”
张小泉告退后,嬴羽转向沈炼:“怎么样?”
沈炼答道:“胡亥和李信将军喝酒并无异常,但胡亥显得非常得意。”
嬴羽轻笑:“胡亥的心性实在太差了。如果李信真能被他收买,那早就被扶苏收走了,怎么轮得着他?”
他不以为然。
不过,胡亥寝宫中的那股气息,显然另有隐情,值得关注。
嬴羽道:“雨化田回来了吗?”
沈炼答道:“雨公公已经回来了,但因为您太忙,他未能觐见。”
嬴羽笑道:“没空见他,让他去查一查胡亥寝宫里的神秘高手,记住,务必小心行事,不要暴露。”
沈炼答道:“诺!”
嬴羽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走向寝宫,暗自想着,胡亥动作频繁,差不多到了该动手的时候了。
他躺下,渐渐入睡。
……
第二日!
法令发布,引起了大秦上下的轰动。
不仅咸阳,整个大秦都在震惊中接收到了这个消息。
连那些超然势力,也在收到消息后震惊无比。
流沙的卫庄,面对这条法令,内心充满了震撼。
他低声问红莲公主:“赤练,你怎么看这条法令?”
“嬴羽此子心机深远,意在分化六国百姓的反秦情绪。”赤练闭上眼睛,显得有些痛苦。
“他的魄力让人惊叹,但也有可能造福天下百姓。”卫庄叹息道。
“什么造福?秦国暴虐,百姓痛苦,我大韩百姓怎么可能屈服?”白凤冷哼一声,激烈反驳。
“韩国已经灭亡,醒醒吧。”
赤练低声反驳:“我为天下百姓说话,怎么错了?”
卫庄和白凤两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们清楚,赤练,作为大韩的红莲公主,应该是对秦国仇恨最深的人。
然而,她却能抑制内心的仇恨,站在天下百姓的角度,说出如此话语。
卫庄看了眼赤练,心中升起了极大的好奇。
嬴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之才?
他真想亲眼见见这个年轻的太子。
……
在秦国南部的一个小村庄,一名少年正在舞动着战戟。
少年高大英俊,身姿威武,手中的战戟舞得虎虎生风。
这时,项梁急匆匆跑来,神色忧虑。
“少羽,发生大事了!”
项羽将战戟插入地面,转身问道:“叔父,怎么了?为何如此惊慌?”
项梁沉声讲述了嬴羽颁布的法令,神情中带着落寞。
“天要绝大秦了?嬴政的暴政引来了民怨,百姓疾苦,怨气满盈!”
“一旦嬴政死去,天下必乱,我们项家军可趁机而起!”
“歼灭秦贼,恢复楚国的荣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