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渠州至巴州,横亘着一千多里的漫漫路途,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恰好是一段考验耐力与意志的旅程。
这一什人,如今在赵澜的率领下,步伐坚定,纪律严明。李大虎和李二熊作为他的亲随,紧跟左右,形影不离。
而李力则带着自己的亲兵,甘愿成为这队伍中的绿叶,默默支持,随时响应赵澜的指令,无论是驻足休息还是即刻启程,都毫无怨言。
按照军中平日的规定,只要能在五月底之前顺利抵达巴州大营,便算完成了任务。给予他们的十五天时间,其实颇为充裕,足以应对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大唐的军法虽严,却也不至于苛责士兵日夜兼程,不顾死活。尤其五月时节,雨水频繁,留出这样的宽限,正是为了防范兵卒在途中遭遇大雨而耽误行程。
这一什人,皆为农家出身,吃苦耐劳是他们的本色。他们从不抱怨路途的艰难,也不挑剔食物的粗粝。在赵澜和李力的带领下,队伍中弥漫着一种和谐与宽容的氛围。
每当有人身体不适,赵澜总能就地取材,采些草药,迅速缓解他们的病痛。
更值得一提的是,赵澜与李家兄弟三人的武力值令人瞩目。
在一次行军中,他们意外遭遇了一只横冲直撞的野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险,李大虎毫不犹豫地挥动手中的铁锤,一锤定音,直接将那野猪击毙。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对赵澜及其麾下的能力更是敬佩得五体投地。从此,赵澜的命令在他们心中如同军令如山,无人敢不从。
就这样,这一什人在赵澜的带领下,一路披荆斩棘,向着巴州大营稳步前行。
就在赵澜满心以为众人能够平安无事地抵达巴州折冲府之时,命运却向他们投下了意外的阴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对一个兵驿下手?!”赵澜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愤怒。
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见巴驿,这个本应是到达巴州折冲府前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如今却只剩下遍地的尸体,再无一丝生气。
原本这里应该有兵卒驻守,武备森严,但此刻,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李力迅速清点了周围的尸体人数,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如水:“不对,这里的人数不对,应该还有两个人!见巴驿一共有十七人驻守,可如今这里只有十五具尸体,分明还少了两人。”
正当李力准备安排人手去寻找失踪的两人时,赵澜却果断地打断了他:“全体都有,整肃衣甲,挺枪备战!”
赵澜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炸响,原本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有些惊慌失措的士兵们,几乎是出于本能地拿起了自己的武器,背对背围成一圈,迅速进入了战斗准备状态。
这是赵澜这些日子训练这些兵卒训练的,他的本意是为了防止突然遭遇山贼,没想到山贼没碰上,却碰上了更大条的事情。
李力虽然心存疑惑,但看到赵澜那严肃到近乎冷酷的表情,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连忙拿起了自己的长枪,站到了队伍的最前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