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庄子附近, 许多荒地被开了出来。

老李见状赶紧去昌平州办地契。

康熙十二年便有政策,凡是开垦荒地,十年内不需要纳税。

京师附近因为圈地之风盛行, 许多本籍民众抛地跑往外地开荒。

开荒的地在一定年限不抛,官府会给办地契。

这也不是没有漏洞可钻,许多农户开了荒地, 种了没一两年就有人拿着地契找上门,说地是他家的。

普通百姓又上哪去说理由去,还不是自认倒霉。

老李也怕到时候这片地无端换了主人, 赶紧花钱买下, 上等田一亩五六两,荒地还真不值几个钱。

这次将小汤山的荒地全都拿下, 多出的人手也有活干。

自家主子可说了, 只能救急不能救贫。

青珞领着两牛车布回到庄子, 沿途有不少忙活的人跟她打招呼。

老李看到小跑过去, 先是摸了摸车上的布料, 才开口询问。

“青珞姑娘,这布料是哪来的?”

青珞头看向京城方向, “蓝玉找人弄来的, 没花多少钱, 四处分分就没了, 这是分给咱们庄上的。”

老李激动地搓了搓手, “这布要怎么处理,我们分了吗?”

青珞白了他一眼,“想什么好事?这些布主子有用处。”

“还记得上回发的布票吗?”

大批人来干活,总不能不给报酬,钱是没给, 发了粮票和布票,这些可以跟庄子开的商铺换粮自己开火做饭,也能去饭堂吃现成的。

不是没人心里犯嘀咕,可一想到粮票能换到粮食,也就接受了。

其实算一算,拿粮票去饭堂吃比自己做要划算。

不用烧柴省了一大笔,不用做饭也省了时间。

才几日庄子上忙活的人就习惯了拿粮票去饭堂打饭,有想吃点好的,可以拿钱跟人换粮票,多出些粮票去饭堂开个小灶。

青珞拉回来的两车布很快被人注意到了,地头有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这些布是要卖的吗?王家的,你手上有多少布票?”

“布票按人头分,前天我们一家分到了两尺半。”

“不知道能不能拿钱来买,我家老大到说亲的年纪了,得穿一身好的去相看。”

中午吃饭时,青珞带着人进了饭堂。

“跟大家说一下,庄门口的商铺来了一批瑕疵布料,价格便宜,想要扯布的吃完饭可以去。”

“青管事,我家就五寸布票,能买多少布?”

青珞不假思索道:“这次的棉布是瑕疵布,用布票是一尺换三尺布,数量有限,不外卖!”

三尺布哪怕是瑕疵布拿到外面去也得四五十文。

寻常的棉布价格在10到20文,南边时不时打仗,这个价格波动也实属正常。

这么算下来,一尺布票能值四五十文钱,这可是白来的!

有不少人后悔了,因为之前觉得拿布票不划算跟人换成了粮票。

粮票可没有三倍差价。

也有人端着碗跑回住处拿票去了。

青珞见饭堂人都无心吃饭,耸了耸肩退出去了。

刚出去没多久就看见紫翡冲她招手。

“蓝玉不在,这次你进宫去。”

“真的?”青珞十分惊喜,要知道从老家过来,她还没见过主子。

“主子要的铁皮炉子做好了,饭堂用了说好,一点烟也不漏,我和蓝玉商量了一下,这饭堂长久下去也不是事,迟早要取消,不如多弄些铁皮炉子来租,还有这蜂窝煤,只需要煤灰,西山的煤灰可不值钱,我们可以多囤一些,开个煤厂给京城供煤。”

青珞笑话她,“你还真钻进钱眼里了?”

紫翡摊手,“这也是没办法,养活这么大批人,不想办法赚钱该怎么办?”

***

“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看棒!”

“吾乃玉帝外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

马车路过官道的茶铺,一只手掀开帘子就看见两个小孩各拿着一根棒“嘿哈嘿哈”打得火热。

不远处不少人围着一位说书先生,隐约能听见在说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故事。

“昌平州百姓安家乐业,民风淳朴啊!”明珠感叹一声。

皇帝未置一词,马车继续走,约莫一刻钟后终于停下。

明珠和张英先后下车,又恭请皇帝下车。

皇帝下车先看了一眼路两旁开荒的百姓,让明珠二人不要跟上,他带着三名御前侍卫慢慢走了过去。

“老人家,今年收成如何?这是打算开荒吗?”

正忙着捡石块的老人抬起头来,有点拘谨道:“回这位贵人,是帮主家开荒。”

“哦,听声音不是本地人吗?老人家哪里人?”

“霸州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