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发起狠来连自己都杀?孙权:刘备,你欺人太甚啊!

曹丕脚一软,险些没能站稳。

曹操这回是真的怒了。

这要是知道,将那萧和赶走之人,正是自己这个亲儿子的话,没准还真能一怒之下砍了他。

关键是还要夷三族啊!

这岂不是发起狠来,连自己都要杀?

曹丕心中既是恐慌,又是懊悔,僵在原地瑟瑟发抖不敢乱动。

“修领命,修回许都后,必详查此事,定当查出是谁令丞相痛失一位奇谋之士。”

杨修匆忙领命。

曹操怒气方才消了些许,起身走出大堂,目光望向了荆州方向。

脸上那副表情,依旧如视财如命者,与一件稀世奇珍失之交臂一般。

“萧和啊萧和,既然你原本打算投靠于孤,为何要轻言放弃?”

“就算你被那有眼无珠的蠢材赶走,你也该再想办法毛遂自荐才是!”

“你为什么就弃孤而去,去投奔了那大耳贼呢…”

曹操思绪澎湃,暗暗咬牙切齿。

曹操在咬牙切齿时,曹丕却在满腔懊悔自责。

“我怎么会知道,一个疯子竟然是旷世奇才,能一手坏了父亲统一天下的大业?”

“若早知他如此了得,我必三拜九叩的将他请入大营,举荐给父亲啊…”

曹丕目光又偷偷的瞥向了杨修,懊悔的眼眸中,又平添了几分深深忧虑。

杨修可是曹植的人,又聪明绝顶,极有手段,保不齐真能查出,当日赶走萧和的“罪魁祸首”,正是他曹丕。

若果真如此,曹植岂非拿住了自己的把柄,必会以之来大作文章。

到时曹操若知,是自己赶走了萧和,又有曹植在旁推波助澜,自己又当如何招架?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我得尽快回许都,找仲达商量个对策出来才是,他素来足智多谋,必有万全之策…”

曹丕思绪飞转,眼神渐渐已是笃定。

次日。

曹操留曹仁镇守宛城,自己亲率大军,踏上北归之路。

密布于南阳的细作,很快便将曹军北归消息,送往了樊城。

樊城,府堂内。

时隔半月,鲁肃第二次得到刘备召见,踏入了府堂之中。

这一次,他脸上少了几分心虚,却多了几分底气。

刘备虽接连大胜曹孙两家,看似风光无限,但所据之地依旧不过襄樊,外加刘琦这个自保都难的盟友。

于刘备而言,现下最迫切之事,必是拿下江陵,灭掉刘琦蔡瑁,鲸吞了整个荆州。

而有曹操屯兵宛城,刘备主力便始终不敢轻举妄动,更不可能在荆州未得情况下,与他江东全面开战。

有了这个大前提的判断,鲁肃现下也就不着急了,大不了就拖着呗。

拖到最后,必是你刘备也撑不下去,选择无条件放归程普,以换取他们江东对合肥用兵,好迫使曹操挥师东去,解除对荆北的威胁。

至于程普的性命,完全不必担忧。

刘备不是曹操,以其仁厚性情,必不会在不耐烦的情况下,对程普刀斧相加。

“相隔半月再次来召见我,多半是刘玄德已经想通,应该是打算无条件放归程老将军了…”

于是当一只脚迈入门槛之时,鲁肃心中还是这般乐观的猜测。

主宾相见,几番客套寒暄。

鲁肃四下扫了一眼,不见程普身影,便问道:

“刘豫州,不知程老将军现在何处,刘豫州没有一并请来与肃相见吗?”

刘备也不答,只是端起了茶碗,目光瞥了萧和一眼。

萧和则是一笑,说道:

“程将军之事,咱们先放一放,我家主公这里有一件喜事,得先与子敬分享分享才是。”

说着眼神一示意,身后侍立的邓艾,便将一道帛书上前递与鲁肃。

鲁肃眼神茫然,狐疑的接过了那道帛书。

低头扫过一眼,鲁肃脸色骤然大变,猛然抬头惊愕的看向了萧和。

“萧军师,这…”

鲁肃攥着那帛书之手竟在发抖,眼神中已为难以置信填满。

“这是我细作刚送回的密报,还新鲜热乎着呢,说是曹操已尽率大军北归,我主头顶上悬着的这把剑就此摘除,终于能引兵南下了。”

“咱们孙刘两家既重修旧好,我们的好消息,自然便是孙将军的好消息,子敬赶紧派人去柴桑报喜吧,好让孙将军再高兴高兴。”

萧和笑呵呵的将书中内容点出,顺道一本正经的阴阳了孙权一番。

“不过孙将军也无需担心,曹操此番北上,乃是为防关中诸将出关兵犯许洛,淮南一线依旧兵力空虚。”

“孙将军仍旧可尽起江东之兵,渡江再攻合肥,以孙将军之用兵如神,江东众将士之骁勇善战,必能一举拿下合肥,进而荡平淮南!”

徐庶也紧跟其后补上一刀。

鲁肃紧攥着手中情报,却是质疑道:

“关中诸将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就聚众起兵,要兵犯许洛?”

显然他是心存侥幸,对这道情报的真实性存疑。

徐庶一笑,看着萧和说道:

“咱们两家既已重修旧好,倒也没必要隐瞒,其实这是我们伯温军师的流言之计…”

当下徐庶便将萧和之计,全盘托出。

鲁肃倒吸一口凉气,无比复杂的目光,颤巍巍的看向了萧和。

惊异,佩服,忌惮,甚至是恐惧…鲁肃的眼神中,充斥着无数意味。

到最后,则是化为了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此人格局之大,当真是匪夷所思,竟能想到将关中诸将也拖下水来,区区一道流言之计,就能令曹操仓皇北退。”

“刘备得此人,真乃天命眷顾也!”“看来他的狮子大开口,主公是不得不答应了,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