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带领大军,继续朝着昌黎郡出发。一路上,士兵们的心情愈发沉重,他们深知前方等待着的可能是一场更为惨烈的战斗,但心中的仇恨和使命感让他们的步伐没有丝毫犹豫。
当大军距离昌黎郡不足二十里之时,前方探子匆匆赶来回报。萧逸勒住缰绳,神色凝重地听着探子的禀报:“将军,昌黎郡城门已破,昌黎郡太守公孙靖远以身殉国,如今只余功曹史关靖和郡尉王门还在奋死抵抗。”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整个队伍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萧逸紧咬牙关,眼中闪过一丝悲痛和决绝:“将士们,我们已经来不及悲伤。昌黎郡的同胞们还在遭受敌军的屠戮,我们必须加快速度,为他们报仇,为公孙太守报仇!”
士兵们齐声怒吼,加快了行军的步伐。萧逸心中思索着对策,他知道此时昌黎郡内的情况必定十分危急,敌军已经攻破城门,己方军队必须迅速找到突破口,打乱敌军的部署,才有机会扭转战局。
随着距离昌黎郡越来越近,喊杀声和惨叫声逐渐清晰可闻。萧逸带领大军来到昌黎郡城外,只见城门处一片混乱,鲜卑和乌桓联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而在城中的街道上,关靖和王门正带领着为数不多的士兵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
萧逸立刻下令:“精骑兵听令,随我从敌军侧翼突袭,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步兵随后跟上,支援城中的守军!”
一千精锐骑兵在萧逸的带领下,如同一支利箭般冲向敌军侧翼。鲜卑和乌桓联军正沉浸在攻破城门的喜悦中,没想到萧逸的军队会突然出现,顿时阵脚大乱。萧逸身先士卒,挥舞着长枪,冲入敌阵,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
精骑兵的突袭让敌军的攻势暂时受阻,关靖和王门看到援军到来,心中大喜,士气大振,他们趁机带领士兵发动反击,与萧逸的军队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
然而,敌军毕竟人数众多,很快又重新组织起了进攻。萧逸深知,这场战斗将会异常艰难,但他毫不退缩,他大声鼓舞着士兵们:“兄弟们,今日我们与昌黎郡的同胞们并肩作战,誓死不退!为了大汉的尊严,为了百姓的安宁,杀!”
在萧逸的激励下,士兵们个个奋勇杀敌,战场上血肉横飞,喊杀声震耳欲聋。双方陷入了激烈的胶着状态,每一刻都有生命在消逝,但萧逸和他的士兵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扞卫着昌黎郡,扞卫着大汉的领土和尊严。
而在城中的战斗中,关靖和王门也带领着士兵们拼死抵抗。关靖虽然是文官,但此刻他也拿起了武器,与士兵们一同奋战。他一边杀敌,一边组织着百姓们向安全的地方转移。郡尉王门则率领着士兵们冲向敌军的主力,试图为援军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昌黎郡的大街小巷都成为了战场,百姓们也纷纷拿起家中的农具等物品,参与到抵抗敌军的行列中。他们虽然力量微薄,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却为这场战斗增添了一份力量。
在这激烈的战斗中,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战场上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生死抉择和无尽的勇气展现。
萧逸的长枪如龙,在敌军中穿梭,所到之处掀起一片血雨腥风。他的士兵们紧紧跟随其后,与鲜卑和乌桓联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尽管敌军人数众多,但渔阳郡的士兵们凭借着心中的仇恨和顽强的意志,硬是在敌阵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关靖在城中组织百姓转移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敌军的小股部队。他毫不畏惧,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着身边的士兵一次次击退敌人。他深知,每多转移一个百姓,就多一份希望。在战斗的间隙,他还不断地为士兵们打气,激励着他们坚持下去。
郡尉王门则如同一只凶猛的狮子,带领着他的士兵们冲向敌军的主力。他们不顾生死,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拼杀。王门身上多处受伤,但他依然奋勇向前,他的士兵们也被他的勇气所感染,个个都拼死战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