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悦伴着一路满心惶恐、浑身颤抖不止甚至连路都走得摇摇晃晃的邹氏,徐徐朝着镇口停放牛车的地方走去。牛车缓缓行驶在管道上,邹氏紧紧抱着怀里的背篓。

临近村口之际,苏晓悦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依旧颤抖不停的邹氏从牛车上下来。杨爷爷那满含关切的目光立刻投了过来,急切地询问道:“晓悦呀,需不需要爷爷驾车带你娘去镇上找大夫瞧瞧?早上的时候还好好的一个人,怎就变成这般模样啦?”

苏晓悦赶忙挤出一抹略显勉强的笑容,匆忙打着圆场说道:“杨爷爷,我娘早上不小心吃坏了东西,肚子疼得厉害着呢,回家我给熬点药让她喝喝,估计就没什么大碍啦。杨爷爷您忙您的,我们这就先回去咯。”

杨爷爷似乎尚有诸多关怀的话语欲言又止,他望着邹氏那苍白虚弱的模样,嘴唇微微颤动了几下,最终还是将那些到了嘴边的话咽回了肚里,只是眼神中满是担忧。

苏晓悦架着邹氏往前走了几步,扭头发觉身后已不见杨爷爷的身影,便对着邹氏大声训斥道:“给我站好了,精神点儿,瞧瞧您这不成器的样子。就您当下这副神态,谁能瞧不出有问题啊。”

邹氏被苏晓悦这突如其来的训斥惊得呆若木鸡,整个人仿佛被定在了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如梦初醒般将腰板挺得笔直,然后迈着步子亦步亦趋地朝着村子走去,那模样恰似一只笨拙而又努力保持平衡的企鹅。

苏晓悦看着邹氏那仿若身患重病、腿都不会打弯的模样,赶忙一把夺过她身上的背篓,毫不犹豫地背在了自己身上。邹氏却紧紧抓着背篓不愿松手,似乎这背篓里装着她的全部希望与依靠。苏晓悦赶忙说道:“您先回家去,我一会儿就到。”

邹氏心里明白闺女是个有主见、有谋划的,尽管满心不情愿,也只好一步一回头,一步一步缓缓地往家中走去,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无尽的担忧。

苏晓悦背着背篓跟在邹氏身后数米远的地方。一路上,遇到的村民们都好奇地询问母女俩这是怎么回事,苏晓悦也只是尴尬地笑笑,无奈地称自己惹邹氏生气了。

当苏晓悦行至家门口时,邹氏猛地一把将她拉进了院子,接着“嘭!”的一声将院门紧紧关闭,那关门的声响在寂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响亮。邹氏拉着苏晓悦就进了内室,脸上满是迫不及待的神情,催促苏晓悦把银票拿出来。苏晓悦无奈,只得借着背篓的遮掩,小心翼翼地从空间里将银票取出,然后郑重地递到了邹氏手中。邹氏拿着银票,激动得手都在微微颤抖,又是亲又是摸,心里欢喜至极,那模样让苏晓悦不禁忆起在现代上学时所学的那篇课文《范进中举》。

就在她担忧邹氏会因这突如其来的财富而精神失常时,邹氏把揉搓了好几遍的银票重新放回苏晓悦的手上,声音颤抖地说道:“娘稀罕够了,你收起来藏好。”

苏晓悦忍不住调侃道:“娘,您就不打算把它们放在被窝里,搂着睡上一觉再给我呀。”

邹氏被调侃得面红耳赤,一时间羞赧不已,不好意思地拍了苏晓悦一巴掌,嗔怪道:“你这丫头,净说些胡话。”

苏晓悦把邹氏叫到面前,神情郑重其事地商量道:“娘,如今咱们手里有了钱,我寻思着用这些银子去购置些土地。土地可是咱庄稼人的根本,有了地,心里才踏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