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思忖片刻,道:“殿下请说,愿闻其详。”

朱辰钰说道:“皇明日报和皇家书局的总编撰和副编撰。这个差事,要负责皇明日报日常内容的选编,以及皇家书局的书册堪印出版,皇家书局是以皇家名义建立的全国通行书局,各省府均有分局。”

黄宗羲手捻须髯,沉思良久,眼睛猛的一亮,这个差事,说小不小啊。

书局是什么概念?所有涉及经史子集的文章集大成者,均可通过书局堪印的书籍通行天下。这是知识分子的核心战场。

再说皇明日报的总编,那就更不得了了。皇明日报是通行全国的即时性通报媒体,掌握着帝国每一个角落发生的大小新闻事件。这份报纸是文人们冲锋舆论战场的神兵利刃。

可以说,掌控这两者,无异于手握一支看不见的强大军队!

皇明日报是帝国的喉舌!

不但黄宗羲想到了这一遭,其余二人也几乎同时明悟了这其中的关窍所在!

殿下不可能不知道,他们三个人是复社的核心成员,而复社与皇明日报的斗智斗勇不是一天两天了,或者说,皇明日报的背后站着的,一定是殿下的人,是复社这种组织的强劲对手。

三个复社的核心成员突然被委以这样的重任,殿下就不怕他们三个人反水?三个人几乎同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实际上朱辰钰还真不怕,她自始至终就没把复社之流的文人社团放在眼里。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士大夫,都要听命于皇室的决定。

而朝堂之外的人,没有资格置喙国家的政治治理。随便一个罪名都够它们消受的。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展现他们存在价值的绝佳机会。三个人彼此对望一眼,起身给朱辰钰行礼道:“公主殿下容我等考虑一下,事关重大,我等不敢贸然允诺。”

朱辰钰点点头,说道:“三位自去考虑,十天之内给我一个回复便可。”

沉默片刻,朱辰钰又道:“三位先生!今天你们来本宫还有一事相询。如今朝廷设立了新学,称之为皇家高等学院,是与国子监相当的机关。不知三位对学校的经营有什么特别的见解?”

这个问题一下子问到点子上了。对于明代的科举考试,最想说道说道的就是黄宗羲。他对于明代的八股文考试有很多看法,一直主张教育制度的改革。

黄宗羲一拱手,“殿下这新学不知讲些什么?”

朱辰钰道:“这新学与国子监的旧学有所不同,一不讲经义,二不论诗词歌赋,单讲经世致用之学!”

“本宫举几个例子,尔等便知,譬如农学,讲耕作,种植,灌溉,收获,仓储等。又譬如数学,自算学引申而来,讲数的算计以及几何学,几何学三位不知有没听说过?它乃万历年庶吉士徐光启与西洋人利玛窦共同翻译的西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