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越走越近,希安见势不妙,赶忙抢到公主身前,张开双臂拦住来人:“你们是什么人?”说着,她伸手抵住其中一人,阻止他们再靠近一步。
“希安,你没带剑啊!”公主在后面焦急地提醒道。也许是因为希安此刻穿着女装,她的动作显得有些别扭,手在空中挥舞,试图比划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尴尬地停住了。
就在这时,一旁的文宣仔细打量了一下来人,突然发现这不正是祝成风吗!他急忙快步走下台阶,拨开希安,希安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祝兄,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文宣笑着行礼。
“不敢当,管兄,我也是受朋友所托,专程前来拜访。想必这位就是那渤海富商之女吧。”祝公子看着文宣身后的公主问道。
一旁的十斤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不知道自家少爷的这位朋友究竟有何能耐,竟然能让少爷特意赶来,想必眼前这几个人身份不凡。
听到两人的对话,公主微笑着走下台阶。她没有想到,她的渊哥哥已经提前做好了一切安排,让她感到十分安心和感激。
“没错就是我!”公主一脸喜悦地说道:“你就是祝成风公子吧?我曾听我的未婚夫婿提起过您的事情,今日一见果然与众不同啊!”此时,除了十斤之外,其他四人都已经知晓了彼此的身份,但十斤却只能在一旁呆呆地猜测着。祝公子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公主,心中暗自思忖,她与寻常人家的女子的确有所不同,既无南方姑娘的温婉柔和,又无北方姑娘的率性洒脱,反倒多了几分豪爽。
“小生祝成风见过甄姑娘!”祝公子拱手行礼。公主连忙摆手道:“我们如今已是朋友,不必再行这些繁文缛节。”说着,她抬头望了望天空,心想时间尚早,便打算在街上溜达一圈。
然而,祝公子却拦下了她,并建议道:“逛街恐怕不妥,恐会影响下午的课业。不过,前方有一酒楼,我们可以前去小坐片刻,共饮几杯。”公子主动提出要请客,为公主接风。
“少爷,老爷特意交代,不能饮酒。”一旁的十斤在耳边小声的说着。
“平日里不是书院就是宅在阁楼里,实在无趣,今日有朋友作伴,喝点酒有何不可?况且,你不说老爷会知道嘛!”说着,用纸扇轻轻敲了敲脑袋。
“希安,马车好了没?”
“还没,小姐,后院在备着,还得再等会儿!”
“坐我的车吧!”公子顺手指了指前方,一辆马车停在那里。
“这多不好,初次见面就劳烦你。”公主有些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说罢,文宣领着一行人上了公子的马车。
刚坐稳,希安就开口了,“文宣少爷,你这么积极,怕不是故意坐祝公子的车驾,好在书院博个祝公子好友的名声!”
“哪有?我跟管公子早就认识,书院里也多次碰面,只不过未曾有个缘由让我二人结识,今日到访想必是个好的开始。”一旁的公子帮忙说道。
“希安,你不要太过在意,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真诚,我想文宣定不是那种人。”公主也帮忙说话了。
文宣原本的兴致,被这么一说,消散殆尽。二人背对着对方,于是车内一片寂静。
“祝公子,成家否?”公主好奇地问道。身旁的公子听到这着实吓了一跳,他也万万没有想到,会被问这个问题,于是一阵苦笑。
“我们少爷新婚不到四月,但新婚之夜连忙乘马车到了这里,都未见过少夫人的芳容。”在赶车的十斤插嘴说道。
“新婚花烛之夜?”公主十分疑惑。
“那。。。”十斤刚想开口,但被公子打断了。
“我那朋友可没说,甄姑娘有这打听他人私事的喜好!”一旁的公子又是一脸苦笑,时不时的望着车外,似乎不愿提及这事。
“夫婿家里院子大,闲来无聊时在院里溜达,总能听到那些洗衣做饭的婆婆们这样攀谈的,可有意思了,有时候能躲在角落里听半个时辰。”公主这一番话把车内沉闷的气氛打破了,文宣忍不住笑了,希安也没憋住,也笑了。只有公子还是那样板着脸,闷闷不乐,刚刚积攒的兴致顿无。
公主望了望眼前世子的朋友,性情为何这般沉闷,无论说什么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
“你跟我夫婿如何认识的?”公主突然话锋一转,她也很好奇,江南赫赫有名的祝家向来不与外界深交,却又如何和世子攀上关系的?一张纸条,不多问就应下。
公子微微一怔,随后淡淡地说道:“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虞山的山脚下结识的。”他的语气很平静,仿佛在讲述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公主眨了眨眼睛,好奇地追问:“哦?那你们一定聊得很投机吧?”她的目光中闪烁着好奇和期待。
公子点了点头,轻声道:“算是吧,我们对一些事情有着相似的看法,而且都经历过相似的事情,只不过我那朋友眼界高,没有被过往所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感慨,仿佛在回忆起与那位朋友的对话时,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感。
车内再次陷入沉默,公主不再追问,而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若有所思的神情,似乎在思考着公子所说的话。而公子则依旧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凝视着前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
没过一会儿就到了江宁府的名酒楼-醉风楼,马车缓缓停下。车门打开,一行人纷纷下车。公主抬头望去,只见酒楼前人流如织,热闹非凡。街道两旁酒肆食肆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与横水镇的横水大街相比毫不逊色。
公主兴奋地东张西望,眼中满是新奇之色。再次见过如此繁华的景象,心情又突然好转起来。
一行人跟随着店小二来到了二楼的雅间,推开门后,他们径直走到窗边并将其推开,顿时,大街上的繁华热闹景象尽收眼底。
“诸位客官,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吩咐吗?”店小二轻声询问道。
“没有了,赶快去吩咐后厨抓紧准备吧,我们还要赶时间去参加下午的课业呢,请尽快上菜吧!”那位公子急忙说道。
“只是公子,您刚才点的酒……”店小二念叨着刚刚所点的酒菜,稍微思考了一下,便好心地劝告起来:“你们总共五位客人,而且其中还有女眷,这三壶杏儿春恐怕有些过量了,如果喝不完就太浪费了,而且这样一来,可能会耽误下午的课业啊。”
书院中的书生们常常会在这里聚集喝酒,因为醉酒闹事或者缺席课业而被逐出书院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书院本应是读书人们追求学问和知识的地方,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于王侯将相或富贵人家的子弟,鱼龙混杂。在这里,与其说是追求博学多才,倒不如说是为了拉拢攀附、结交人脉,为了往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