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骑着马,晃晃悠悠,眼神迷茫,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回家的路上,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可少年根本没心思欣赏。
“想啥呢?”突然,肩膀被拍了一下,“渊儿啊,你小时候住在慈云寺,后来又出去游历了五年,算起来有十多年没回家了,这次回家应该高兴才对!”
“姐姐,我现在可高兴不起来。”少年叹了口气。
“有个家也挺好的呀,我没遇到你姐夫之前,也想着一个人过一辈子,侍奉父亲就好。可是真遇到了喜欢的人,就完全不一样了。你看我现在,有父亲的疼爱,丈夫的宠爱,还有孩子们的亲昵,当然啦,还有个时时刻刻想着我的好弟弟!”说到这里,姐姐又摸了摸少年的脑袋,毕竟她从父亲那里得知此事时是开心多于担忧的。
秦王一生只娶了一位夫人,夫人姓陈。多年前,陈氏失踪,至今杳无音信。此后,秦王没有再纳妾,他们育有一儿一女。长女叫立沁,成年后被封为昭阳郡主,几年前嫁给了南都守备孙家,育有二子,长子叫晨,次子叫昊。长子叫立渊,也就是这个少年,还没有封号呢。
穿过前方那座亭子,不到半个时辰就能抵达横水镇。此刻,遥远的天际飘起袅袅炊烟,山水田园之间,瓦屋林立,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气势恢宏非凡。少年沿着亭子的方向眺望过去,但见前方景象与一般城镇迥异,他不禁心生疑惑:这哪里像是个镇呢?普天之下,岂会有这般规模宏大的镇子!毕竟他周游四方,见识广博,却从未见过如此独特之地。
“昔日父亲选址于此建造王府时,这里尚是一片荒芜。偌大的一个镇,居民不过数百人而已,他们以捕鱼为业,时常遭受天灾之苦,生活异常艰难。父亲费尽心力,苦心孤诣地经营此地,历经多年休养调息,终于将这里打造成了一方乐土。如今,镇上人口已近五万。”姐姐在旁轻声向他介绍道。
晌午时分,阳光炽热,如同火焰般炙烤着大地。这支庞大的队伍终于抵达了城门之下。此时此刻,城门处早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百姓们纷纷簇拥在一起,人头攒动,都想争先恐后地一睹秦王世子的风采。
人群中传来各种各样的议论声:“我听说世子啊,他的身高还不到六尺呢,也就和我的眉间差不多高罢了。”
另一人立即反驳道:“别瞎说!世子可是身长八尺,相貌英俊威武,风度翩翩,迷倒万千少女啊!”
有人质疑道:“真的吗?这能信吗?”
立马有人附和道:“那当然啦!我有个亲戚上个月去修缮王府的屋顶,听王府里的人都是这么说的。”
又有人插话道:“我还听说啊,世子的身体非常虚弱,简直就是个病怏子,风一吹就会倒下!”
旁边的人惊讶地问道:“不会吧?怎么会这样呢?我倒是听说世子之前被人下毒,不过现在毒素已经解除了,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这时,有人不耐烦地喊道:“你们能不能安静一点啊!世子就要进城了!”
少年转头看着姐姐,不解地问:“不就是回家一趟嘛,用得着搞这么大的阵仗吗?”姐姐微笑着回答:“这是父亲特意安排的,毕竟你以后执掌这里,总得让百姓认识你。”
队伍陆陆续续的进入横水镇,此时的氛围已步入鼎沸。横水镇原本隶属江宁府,立国初年,这里被选中为秦王府驻地,这里以附近的横水河命名,河流从南门而过,自南向北注入南都河,城南有丹阳大湖,城和湖之间群山阻隔,于是几年前修缮青阶砚道沟通,随着百姓以及往返商贾日益增多,湖的北侧兴建了向阳码头。
一行人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缓慢前行着,没过多久便来到一座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府邸前停下。府邸门口整整齐齐地站立着许多人,他们面容恭敬,神情严肃,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人物的到来。
站在最前方的是一位装扮精致的女子,她的目光柔和而温暖,气质高雅而迷人。周围的人们都尊称她为"苏姨"。苏姨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衣,裙摆随风轻轻飘动,宛如仙子下凡一般。她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更体现在那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独特韵味。
在苏姨的身后,还站着几位体态端庄、笑容可掬的丫鬟。她们与其他普通丫鬟有所不同,无论是站姿还是神态,都显得格外庄重得体。从她们的衣着打扮上也能明显看出,这些丫鬟在王府中的地位相对较高。她们的存在使得整个场面更加庄重肃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
管家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从车后移动到台阶前,旁边的仆人协力地抬起王爷,轻轻地将他安置在轮椅上。王爷动作优雅地整理了一下衣袖,其他随行人员也纷纷下马或下车,毕恭毕敬地站在两旁,微微低垂着头。
管家稳步推动轮椅,护送王爷进入府邸。少年、姐姐以及外甥们紧紧跟随其后。苏姨轻盈地挥了挥手,众多下人和仆役们立即忙碌了起来。
这行人踏入院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巧别致的庭院。院子里不仅有形态各异的假山,波光粼粼的水池,还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小桥。走廊外的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而假山旁盛开的海棠花更是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令人陶醉其中。
此刻,王爷端坐在正中央,气定神闲,其他人则整齐地分坐在两旁。王爷目光慈祥地看着苏姨,开口问道:“苏姨,今日渊儿归家,宴席筹备得如何?”
苏姨轻声回应道:“王爷,一切事项均已依照您的吩咐安排妥当!”她的语气恭敬而坚定。
王爷满意地点点头,表示认可。接着,他转头对少年说:“那么,先让苏姨带你四处走走,熟悉一下王府。至于其他人,可以稍作休憩,随后再举行宴席。”
随后少年跟着苏姨走出堂厅,四处走动,熟悉着王府的布局,欣赏着王府的景色,府内清新典雅,没有那么的奢华,一切显得那么自然朴素,“这长廊后就是王爷给你准备的屋子,这屋子十多年未曾有人居住,但是每日都会安排人进行打扫,这不世子您要回来,王爷春节后便吩咐进行修缮一番,屋内的陈设都是按照您的喜好布局,”苏姨在前面介绍着。少年走进屋内,“这是堂厅,这是寝屋,另一侧是书房。”
少年看着自己的房间,眼睛都亮了,窗帘的颜色样式,茶几的款式还有杯中的茶叶,包括书架上的书籍都是自己的心头好。
“十多年未回,你们怎么知道我的喜好的?”少年好奇地问。
“一百八十四”苏姨神秘地笑着回复道。
“什么,一百八十四?”世子更疑惑了。
“世子,您在明夏时一共吃了一百八十四只兔子。”
少年惊得合不拢嘴,兔子倒是吃了不少,这数字是怎么来的。
“后面会慢慢跟你解释的,当然您也会知晓!”苏姨没有透露太多,毕竟王爷派人暗中保护的事,下人里也只有她与管家知晓。
此刻,只见四位丫鬟先后踏入屋内,紧接着便整齐划一地站立成一排。
“世子,这几位便是今后专门负责照料你日常起居的丫鬟。王爷还特地叮嘱过我,让我千万不可怠慢了你,所以才特意挑选出了这几位呢。”苏姨一边领着世子走向这些丫鬟们,一边说道。
“这位是恬安,那位是可安,还有乐安以及希安。”待走近后,苏姨开始挨个儿向世子介绍道:“恬安乃是郡主的贴身丫鬟,近几日将由她负责传授您王家的礼仪及礼节;而可安与乐安,则会负责你平日里的生活琐事。至于希安嘛,由于近几日东儿姑娘正在调查昨日发生之事,所以她会留在你身边,以确保你的安全。”
苏姨安排好一切后,就出去查看宴席准备得如何了,宴席是王爷特意安排的,王爷一行人回到王府后不久,宾客们便开始进入府内,时间很紧,容不得半点差错。此时屋里只剩下丫鬟们和少年。少年看着低着头等待吩咐的丫鬟们,一下子不知道该说啥好,毕竟他从来没有使唤过别人。丫鬟们也低着头,静静地等着世子开口,毕竟世子可是未来王府的主人啊,再往后想想,说不定还有机会继承皇位呢,毕竟世子在吴国孙辈中排行第三,如今皇帝年纪甚高,立储之事迫在眉睫。而且朝廷早在五年前就颁布了圣旨,储君将从孙辈中选出。
这时,希安率先打破了僵局,走上前行了个礼,说道:“世子,马上要开宴席了,您看您是不是得先沐浴更衣呀?”其他几人也随声附和,连连点头。
于是,世子麻溜地脱掉鞋子,闪身进了里屋,开始宽衣解带。希安则走出来站在门口,在外放风,观察着四周。恬安在衣柜里里仔细翻找,为接下来的宴席挑选衣服和配饰;可安在外屋提着热水,一桶接一桶地倒进浴桶里,还撒了好多艾草。这时候,就只有乐安一个人尴尬得脚趾抠地,“世子,你别这样啊,”世子这才反应过来,转眼间身上就只剩下内衬了,于是他像只兔子一样,嗖的一下就躲到屏风后面去了,满脸通红,捂着脸,那叫一个害羞。世子在王府外待了那么久,很多习惯都还没改过来,还是那么随性和洒脱。
两刻之后,屋门大开,少年气宇轩昂地走出,不急不慢, 朝着堂厅而去,丫鬟们呼啦啦地跟在后面。少年抬头望着太阳,心情那叫一个美,他等这一刻可是等了好久了,尤其是那些素未谋面的家人们,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容貌、他们的故事,在这之前也都只存在于每月的书信之中。
到了堂厅,王爷早已端坐在中央,姐姐一家人则坐在王爷的左侧,少年见状,便在右侧寻了个位置坐下。原本,按照原计划,应该要在横水镇举办一场规模宏大、无比隆重的家宴。这场家宴将会邀请到皇室的所有成员参加,包括他的叔伯们、堂兄弟姐妹们、外甥侄儿们等等。当然,那些与皇室联姻的外戚豪族和朝中大臣们自然也不会缺席。然而,王爷入宫与皇上交谈之后,皇上却认为这件事情由宫中出面举办会更为妥当。
所以,这次出现在宴会现场的并没有其他皇室成员。只见宴会的一侧坐着横水镇的主要官员,而另一侧则是横水军的主要将领。此外,由于时间和日程安排的限制,还有一部分官员和将领未能按时抵达。王爷开始向少年逐一介绍起在场的人员来,少年心中明白,自己此次回来,不仅仅是为了家人团聚,更重要的是要逐步接管王府的各项事务,同时还要掌管横水军这支吴国的精锐之师。家宴突然变成了府宴,少年的心中不禁有些失落。他实在不明白为何时间会如此紧迫,而且自己在路上所产生的种种疑惑,也希望能有人帮他解答。
宴席结束后,少年与姐姐、外甥们一同漫步于庭院之中,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刻。他们谈笑风生,欢声笑语在庭院里萦绕不去。与此同时,王爷和一众官员、将领仍留在宴席之上,继续交谈甚欢。当大家收到请柬之时,便心知肚明王爷此举的深意所在。
随着夜幕逐渐笼罩大地,少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静静地躺在床上,思绪渐渐飘回今日的种种经历,心头涌起一股幸福和满足感。他深知,此处便是他的归宿,日后定能在此处共度更多美好时光。然而,内心深处亦泛起一丝忐忑与不安,毕竟未来还将面临诸多艰巨挑战。
月亮高高地悬挂在窗前,皎洁的月光如轻纱般洒向大地,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面纱。少年静静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微风轻轻拂过,窗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似乎在呼唤着什么。少年再也无法忍受内心的焦躁不安,他迅速起身,披上衣服,套上鞋子,匆匆走出屋子。
少年抬头仰望着那轮高悬的明月,这是他在王府中的一个普通夜晚,但不知为何,今晚却格外难以入眠。他索性爬上屋顶,静静地坐在那里,眺望着远方的月亮,感受着那股微凉的夜风。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掠过,悄然落在了少年的身旁。少年并没有转身去确认来人是谁,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陪我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月色吧!”
“世子,夜深露重,小心着凉。您还是早点回屋歇息吧,如果您身体不适,我们这些下人可是会受到责罚的啊!”希安站在一旁,毕恭毕敬地劝道,言语中透露出对少年的关心和担忧。
“这月色多好啊,我曾经在外欣赏过无数的月夜,或圆或缺、或明或暗,却都没有今夜这般清澈如水、皎洁无暇。”少年微微转过身子,嘴角含笑,一脸温柔地凝视着希安。月光下,希安身着一袭更为简洁利落的束身衣,手中紧握着那把锋利的长剑,宛如月下仙子。
希安心有所感,抬头望向少年,心中暗自思忖道:“此刻让他进屋怕是有些困难……”于是,她转身回到屋内,寻找出一件稍厚些的薄被,轻轻走至少年身旁递给他。少年微笑着接过薄被,但随即示意希安坐在自己身旁。
希安面露难色,低头轻声说道:“世子,主仆有别,奴婢实在不敢违背规矩,请恕罪!”她只想默默守护在少年身旁,绝不愿做出任何有违规矩之事。
少年似乎看穿了希安的心思,轻轻拍了拍身旁的屋瓦,柔声说道:“四下无人,你就坐在这里,陪我聊聊天可好?”希安依旧低着头,不断摇着脑袋,表示拒绝。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绝不能越矩行事。
然而,少年却再次开口安慰道:“放心吧,若是苏姨怪罪下来,一切由我担着,我自会去向她解释清楚。”少年的语气坚定而真诚。
听到这,希安才颤颤巍巍地坐了下来。少年开始讲述以前经历过的种种趣事,希安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并没有去打断对方,也没有插话,就这样单纯地听着。时间过得很快,月夜已经慢慢进入到了后半程,希安从来没有想过这位世子竟然如此健谈,而且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
月亮渐渐落下帷幕,朝阳缓缓升起。此时此刻,希安终于抵挡不住汹涌而来的困意,她的头轻轻地靠在少年的肩膀上,然后就这么睡着了,嘴巴还不时地微微蠕动着。少年默默地注视着希安,心中不禁感叹,如果身边能有一个像她这样可以陪自己聊天解闷的人该有多好啊。这些天以来,很少有人能够跟他畅谈,聊得有来有回,。
太阳越升越高,清晨的阳光虽然还不算太过炽热,但也足以将一个人从睡梦中唤醒。希安的眼睛慢慢睁开,她一睁眼便转过身,却看到世子正微笑着凝视着自己,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她手忙脚乱地赶紧站起来,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和头发。
“不必惊慌,你只是睡着了而已!”世子看着希安有些慌乱无措的样子,出言安慰道。
希安此时转身看到有人正朝屋内走来,“世子,苏姨已安排下人朝这边来了。”
闻此,世子也从屋顶下来,毕竟他不想给他人添麻烦,更不想他们进入屋内发现他不在而受责罚。
世子步入屋内,打了个哈欠,捏了捏后颈,在屋顶上待了一夜,身体略有疲乏,倒在床上便睡着了。
希安没有打扰,关上门,静静地站在屋外,守护安全。半刻之后,可安乐安带着下人们到了屋内,恬安也跟在后面。
乐安正欲叩门,却被一旁的希安伸手拦住,“世子尚未睡醒,此时打扰怕是不妥。”
“可这都什么时辰了,待会儿还得向王爷请安呢!”身后的可安攥着手有些着急。其他丫鬟也在低声议论。“要不我们再等会儿吧!”乐安回头安慰大家。
少年被屋外嘈杂的声音吵醒,睡眼惺忪地坐起身来,揉了揉眼睛,然后慢慢地走到门口。透过门缝,他看到一群丫鬟正站在外面,彼此相望着,嘴巴还不停地动着,似乎在议论着什么。
"都进来吧!"世子用温和的语气吩咐道。听到这话,丫鬟们立刻站成整齐的一排,恭恭敬敬地走进房间。
房门缓缓打开,丫鬟们陆陆续续的进来。有的开始清扫屋内的灰尘,有的则细心地整理起书籍和陈设。这时,恬安手捧着一套精致的常服走到世子面前,轻声说道:"请世子更衣,接下来需要先去向王爷请安,然后再享用早茶。"
世子微笑着点了点头,站在床前,伸开双臂。乐安和可安动作娴熟、有条不紊地侍奉着世子更衣。与此同时,一名下人递过来一杯清水,世子接过后仰头咕噜咕噜地漱了口,然后低下头将水吐到另一个丫鬟端来的水盆中。
屋内一片繁忙,但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没过多久,房间就被收拾得整整齐齐。尽管世子只睡了一小会儿,但他看起来依然精神抖擞,这或许与他往日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恬安引着世子,须臾间便至王爷屋前。上前施礼后,恬安便立于一侧。世子入内,见王爷已然端坐于正央,姐姐则端立于一侧身后。
“父亲安康!”少年上前施礼。王爷颔首示意其近前,“昨夜安睡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