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珠县后的杨晓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婚礼筹备工作之中。根据杨晓老家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男方家庭需要率先前往女方家中提亲,以表达对这段婚姻的诚意与重视。然而,由于此前已在繁华热闹的京城举办过一场简约而不失温馨的仪式,因此提亲这一环节得以省略。
不久之后,杨晓的亲人们携带着精心准备的米花(当地的特色小吃)、色彩斑斓的糖果等美味可口的小食,满心欢喜地奔赴席琳莉居住之所。考虑到席文浩特殊的身份背景,此次前来迎接的仅有席琳莉的母亲以及她几位和蔼可亲的姑姑们。会面之地选在了杨晓位于思南的温馨家园里。接下来的步骤被称为合八字,在当地方言中亦称作“下书”。
待到成功获取席琳莉的生辰八字后,众人稍作停留便踏上归程,匆匆赶回杨晓的老家。紧接着,杨晓的父亲怀着庄重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捧着两人的生辰八字,专程请来德高望重之人帮忙挑选良辰吉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仔细推算,最终确定下一个吉祥如意的好日子。
得知婚期已定,杨晓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喜讯传达给了美丽动人的未婚妻席琳莉,并贴心叮嘱她提前做好各项充分的准备。随后,他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兴高采烈地将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分享给自己那些亲密无间的好友,以及共事多年的同事,热情邀请他们届时一同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自己人生旅途中最为重要且意义非凡的璀璨时刻。
婚礼的头一天,周武等几个好兄弟早早来到杨晓的老家,等着第二天和杨晓一起去过礼、接亲。就在这时,杨晓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来一看,是徐江川打来的。于是,杨晓便接起了电话。
“书记,我们马上就到您家了。”杨晓刚刚接起电话,徐江川那爽朗的声音便迫不及待地从听筒里传了出来。原来,是来自大坝镇的同事们快到了。
听到这个消息,杨晓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兴奋地回应道:“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你们可要注意安全。”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只见村口处陆陆续续驶来了十多辆汽车。这些车辆排成一列,宛如一条长龙般缓缓进入村子。待车子稳稳当当地停下来后,车门纷纷打开,最先下车的是姚安丽。只见她步履轻盈地快步走到杨晓跟前,满脸笑意地说道:“杨书记,恭喜您新婚大喜,祝您和嫂子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紧接着,其他同事也都一个接一个地下车,并纷纷围拢过来,向杨晓献上最真挚的祝福。一时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整个场面热闹极了。而杨晓则热情地招呼着大家赶紧进屋休息,一边还不忘与每个人亲切地寒暄几句。
走进屋子,原本宽敞的空间瞬间变得有些拥挤,但却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氛围。大家伙儿或站或坐,彼此之间毫无拘束地交流着,分享着大坝镇那些有趣的事情以及最近各自的生活点滴。
然而,杨晓甚至都还没能坐下好好歇一会儿,他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又响了起来。杨晓掏出手机一看,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好友陈建的来电。他连忙按下接听键,将手机贴近耳边。只听电话那头传来陈建略带兴奋的声音:“兄弟,我和市长已经在路上了,很快就要到你家了。”
“好的,那我这就到路边去迎接。”杨晓应和一声后,迅速挂断了电话。紧接着,他步履匆匆地朝着路边走去,心中满怀着期待与兴奋。
没过多久,只见几辆黑色轿车犹如沉稳的巨兽一般,徐徐地向这边驶来,并最终稳稳当当地停在了杨晓的面前。车门缓缓打开,首先下车的是陈建,他面带微笑,动作利落地迈出脚步,然后走到前面把车门打开。接着张观文气定神闲地下了车,举手投足间尽显威严与亲和力。
紧接着,后面几辆车的车门也相继被打开,人们鱼贯而出。杨晓定睛一瞧,这些人都是市里他所熟识的面孔,其中就包括郝世安等人。
“小杨,真是可喜可贺呀!”张观文满脸堆笑,热情洋溢地开口道贺。
“多谢市长,实在不敢当,竟让您百忙之中亲自赶来,真是太感谢了!”杨晓赶忙上前一步,言辞恳切、满怀感激地回应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