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分封结束之后,陆远再次停止了开疆扩土。
而是将这次的战俘投入到了奇观的建设之中。
大业十年,长城翻新完毕。
十一年,驰道开始修筑,皇陵开始修筑。
不过这些大部分都是战俘的活,大隋的百姓虽然也有参与。
但干的基本都是一些较为轻松的事,比如监工和设计之类的。
十二年春。
十四岁的李世民在大殿之上请战,想要远征天竺。
对此,陆远在思量了一番之后,给了李世民三万五千人水军。
同时派出李靖领军十万出玉门。
天竺要打,突厥杀使者的仇也要报。
李世民一路还好,由于船只有限,陆远给他三万五千人,他登船的时候,也还是三万五千人。
可李靖那一路就有点离谱了。
大军从长安出发,还没出玉门呢,十万人就暴增到了三十万人。
其中二十万人,那都是自备刀枪,弓箭,皮甲,马匹,食物。
要不是私藏铁甲犯法,陆远甚至怀疑,这四十万人,能穿的比精锐大军还好。
因为这事情,陆远是紧急调动全国库房,把粮草,装备全部运送了过去。
虽然那些人自己准备了一些,可毕竟是为国征战,陆远也不可能真不管他们。
不过陆远也快速下了一道圣旨,禁止民间游侠,百姓,尾随大军出征。
只是这圣旨,遵守的人有点少。
等李靖收到装备,将这二十万人整编一番后,人数又多了几万。
没法,陆远也只得折中一下,把这几万人编入到了后勤,若是再送装备过去,那估计这几万人整训完,还能再多几万出来,大军也不要出征了。
时间很快过去一年,来到了大业十三年。
一年过去了,李靖没回来,李世民也没回来。
要不是陆远这边时不时能收到一批战俘,几份战报,陆远都以为他们死外面了。
而且两人的战报,也都很离谱。
开始的时候,他们写战报,还会说在哪里打了一仗,过程怎样怎样,战绩如何如何。
俘虏了多少人,消耗了多少粮草,安排了多少战俘回去等等。
末了,还有一句要粮。
可到了后面,他们的战报就开始精简了。
一份战报中,写了十几个地名,十几场战斗。
战斗过程?哪有什么过程,大军上了,大军赢了。
俘虏的人都押回去了,至于他们是在哪被俘虏,那陛下还是问他们。
末了,也还有一句要粮。
“这李靖,他就不能学学李世民,就食于敌吗?
要粮要粮,打又打的那么快,那么远。
送一石粮过去,路上得吃掉十石,朕就是再富,也撑不了多久了。”
将手中的战报放在一旁,陆远叹息一声道。
“父皇,李靖手下三十万大军,要的粮草却只是十万大军的开销。
他尽力了。”
边上的太子杨暕,小声回复了一句道。
“朕能不知道吗?去调拨粮草军械,另外告诉他,再打三月就回来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