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一次装6万多斤回港该有多爽!
唉!没有办法,人算不如天算!
今天货多,持续收货四个小时确实有些累。
我让他们把昨天的货起到甲板上,今天收的货下到舱里,昨天的货让518船捎回去。
收完货后,已是下午1点15分,联系了518船的位置,他说正在收最后一艘船的货,马上就好。
王叔驾船向他的位置开始航行,两船对跑最多一个小时就能碰头。
我的船甲板上有500来箱鱼,两万多斤货,木壳船甲板估计要装的满满当当了。
不一会对讲机那头传来刘叔的声音,他已经开始往这边对跑。
两船隔着也就十海里,半个小时后,两船已经傍在了一起开始卸货。
今天风平浪静,海面纹丝不动。
下午两点四十分甲板上的货全部卸完。
再看518船的甲板上已是满满当当,由于他的船缺冰,我让李明亮和王明远给他们刨了40来盒冰。
船甲板保温能力本身就不如船舱里,鱼一旦缺冰那质量肯定好不了。
好在离家比较近,晚上11点左右就能回港。
518号船加足马力而去。
临走之时,他把船上仅剩的十几颗大白菜给了我们。
至于烟酒早已经分光了,刘叔只留了两包烟自己抽。
今天一共收了多斤货。
去掉扒给518号船的,自己船上还得有两万三千多斤货,只要明天产量好,后天又能回港了。
我打开单边带呼叫家里,喊了有五六声,那边终于传来老妈的声音。
“我爸去哪了?又不在家?”我问道。
心说搞不好又喝多了睡过去了。
果然,老妈说我爸中午和人出去喝酒了,刚回来还不到一个小时,睡过去了。
我听后只能无奈地说:“妈,我把收货数量报一下,你找纸笔记下来,等我爸过会醒了你跟他说一下,别忘了联系小贩。”
老妈说了声好,让我等一下,可能是找纸笔去了。
由于是两船合的货,我只能大体估算了一下数量,反正最少也有四万来斤。
老妈听到518号装了四万来斤,不由惊讶问道:“海生,装这么多货,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我说你放心好了,我上趟不也装了四万多斤,一点问题没有,离着水腊(指的是海水到甲板的高度)还20公分呢。外面海上一点风浪没有,今晚11点多就回港了,不用担心!
老妈听我这样说,也放下了心。
我心说女人就爱瞎操心。
看到这里,有些人会提出疑问,怎么看别人的书里写的15米船就能装个二三十吨了。
你这都23米的船还只能装二三十吨?是不是搞错了!
23米船不应该装个四五十吨?
这么说吧,如果不是亲自跟船或许我也就信了。
因为鱼船装货必须用周转箱,不然鱼都被压成屎了。
一条23米长的木壳,一般前甲板下面有三到四个舱。
这么说吧,不管有几个舱,他就是驾驶室到船头处的位置,因为船头那里有差不多四米被船铺所占用。
因此船舱的可用长度实际也只有七到八米左右。
舱底还需要用木板铺平,便于摆放箱子,所以舱里的高度一般也就只剩下1米六七的样子,里面净宽度差不多有三米七八。
再去掉几个舱的隔断损耗,实际摆放箱子,按照北方这边的两头带铁把手的周转箱来算,最多摆放520箱左右。
如果再往二层盖板上放一些,也顶多不超560箱货。
装鲅鱼每箱最多35-40斤,再多了就会压破鱼肚。
这样一算,是不是很清楚了?舱里最多2万多斤鲅鱼。
甲板前面部分到驾驶室,箱子高度可以5个高,总体算下来,大约可摆300多箱,驾驶室到船尾这块差不多能摆200箱左右。
也就是说,23米的木壳你装4万5千斤货已经顶天了。
除非你要散装那就当我没说过。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