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堆土成山,跑马上城!

看到完颜承裕吐血,独吉思忠一声叹息。

“完颜参政,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啊!”独吉思忠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完颜承裕,语气中满是关切,道:“我是个文官,西北四十万大军的生死存亡,中都的安全都在完颜参政你的的肩上,你可一定要挺住啊!”

“我没事……没事。”

完颜承裕摆摆手,挣开独吉思忠的搀扶,擦了擦嘴角的血迹,整个人都颓靡了几分,他强忍着内心的悲痛,道:“独吉丞相,现如今该当如何?”

蒙古人攻破了乌月营,下一步肯定兵指抚州,来不及悲痛,他必须做好应对措施。

听到完颜承裕的话,独吉思忠将盘算了许久的话语合盘脱出,说道:

“撤退!我们必须马上撤退!”

“丢了乌沙堡和乌月营,六百里长城已经形同虚设。蒙古人只要攻破野狐岭防线,就能直接威胁中都的安全。咱们必须把前线所有兵力,全部集结于野狐岭,构建最坚固的防线!”

“胡说!这怎么可能!”

完颜承裕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金国的战略地形其实很差。

从地图上看,金国就像是一个“哑铃”,两头大,中间细。

上面是东北,一直到大兴安岭。下面是河北、山东,一直到淮河。

南北两块都是重中之重。

所以为了控制南北,金国将都城设在中间的燕京,称为中都。

这样确实很方便管理全国。

但是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中都离草原实在太近了。

蒙古边境,距离中都只有四百里。若无防备,蒙古人策马两日可达。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金国在西北线,设立了三道严密的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六百里的乌沙堡长城防线构成,又叫“金界壕”。

第二道防线,由长城内,从西到东的四座坚城——乌月营、抚州、昌州、桓州构成。

第三道防线,是依山势而建的野狐岭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是金国中都的最后一道屏障。

四十万大军,就分布在这几道防线上。

现在,蒙古军仅仅攻破了一个乌沙堡,一个乌月营,就把六百里长城防线和抚、昌、桓这三座坚城全放弃了?这不是开玩笑嘛!

“坚守抚州、昌州、桓州,才能对蒙古人前后夹击,让蒙古人投鼠忌器,不敢全力攻打野狐岭,独吉丞相,这点道理还需要我说吗?抚、昌、桓三城绝不能放弃!”完颜承裕生气道。

“完颜参政,你说的有道理,但我担心的是,我们可能守不住抚州、昌州、桓州三城啊……”独吉思忠满面凝重道,“蒙古人可能有某种特殊的攻城手段!”

金国的防线就是独吉思忠构建的,他如何不知道,抚、昌、桓三城的作用。

但是,他在逃走的路上,想到一个令他后怕的问题。那就是,蒙古人究竟是如何在转身之间,攻破他镇守的乌月营的?

他怎么也无法想明白。

但是,他知道一点,那就是——蒙古人一定研究出了某种特殊的攻城手段!

也许,这是蒙古人在攻打西夏的过程中研究出来的。

否则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一帮蒙古蛮子,能打下西夏的半壁江山,连克夷门都攻破了,直逼西夏的国都中兴府。

如此一来,麻烦就大了!

蒙古人能一夜之间,攻破乌月营,那能不能一夜之间,攻破抚州城?

他能侥幸跑一次,难道还能侥幸跑两次?

如果他和完颜承裕都被蒙古人抓了,那野狐岭防线怎么办?中都怎么办?大金国怎么办?

他们赌的起吗?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独吉思忠才会提出放弃抚、昌、桓三城,举全部兵力,加固野狐岭防线的想法。

“特殊的攻城手段……”

独吉思忠一说,完颜承裕立刻明白了独吉思忠担忧的是什么。

如果是以往,完颜承裕肯定很自信能守住抚州城。

但是,自己的儿子带领三万五千精兵,依然被蒙古人摧枯拉朽的击败,还钉在了木驴上。

独吉思忠更是在完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就被攻破了乌月营,他确实不敢打包票,能百分百守住抚州城。

完颜承裕犹豫了。

丢了抚、昌、桓三州,算不得什么大事。虽然这三州都算富庶,但大金一百七十九个州呢,充其量是疥癣之疾,皇帝未必放在心上。那些在燕京享乐的金国贵人们,更未必会在意。

但是,别说让蒙古人攻破中都了,就是威胁到中都。无论皇帝还是金国贵人们,都会把一腔子邪火,都发泄到他完颜承裕的头上。

他能承受得起吗?

独吉思忠趁热打铁,继续劝道:“再说了,咱们又不是不要抚、昌、桓三州了,只是抽调大部分兵力去野狐岭防线而已,对朝廷完全交待得过去。如果完颜参政你还不防心,我和你联名上书如何?”

他最后这句话,彻底打动了完颜承裕。

完颜承裕沉凝半晌,缓缓道:“也对,退到野狐岭防线,还有另外一个好处:蒙古人最强的是骑兵,而野狐岭地势险恶,他们只能用步兵攻打。这就相当于,拿咱们的长处去对付他们的短处。这样看,确实全力镇守野狐岭更稳妥。”

人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会找各种办法说服自己。

完颜承裕在诸多的顾虑之下,最终也采纳了独吉思忠的建议。

当即,独吉思忠和完颜承裕,联名写了一封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往燕京。

然后,以大金西北线两位统帅的名义,调兵遣将,将六百里长城防线以及抚、昌、桓三州的大部分兵马,调往野狐岭防线。

在六百里长城防线留下三千军,抚、昌、桓三州各留下三千人。说穿了,这九千千军,已经被实质上放弃。

只是为了表面上没有主动放弃这些关隘,给朝廷和天下人一个交代罢了。

完颜承裕和独吉思忠,也急急忙忙离开了抚州城,前往野狐岭防线。

毕竟,蒙古人能破了乌月营,就不能破抚州了?

抚州距离乌月营还不到一百里,两位统帅身边没有重兵保护实在不安全。

不过,忙中出错。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如同在没有赵朔穿越的那条时间线上一线,这两位大金宰相,犯了一个相当低级而且愚蠢的错误:他们忘记处置,恒、昌、桓三州牧监的战马了。

牧监,就是金国专门的畜牧机构。

主要是养马,也畜牧牛羊骆驼等其他牲畜。

金国初年,马监的数量是五个,后来有增有减,现在的数量是七个。

抚、温、桓这三州的牧监,就是其中之三。

而且,这三个牧监是金国所有牧监中规模最大,水草最肥美的,全国大多数战马就养在这三个牧监。

实在带不走这些战马,完全可以派三队精骑去杀了啊!

一天的时间,足够了。

他们俩竟然完全忘记了此事!

金军这么大的调动,当然瞒不过蒙古人的探马,当天傍晚时分,铁木真就得到了消息。

“什么?抚州的金狗大部分南下了?再探再察,不要中了金狗的诡计!”

铁木真听到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语气中透着浓重的谨慎之意。

抚州既是抚、昌、桓三州中最富庶、最坚固的所在,又是完颜承裕指挥部的所在,这么简单就放弃了?

那昌州和桓州他放弃不放弃?

如果全部放弃了三州,蒙古军岂不是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攻野狐岭防线?

而不放弃这三州,蒙古军全力攻打三州时,会担心野狐岭的金军。攻打野狐岭,又会担心这三州的金军,实在是不好攻打。

这金国统帅不可能是傻瓜吧?

我也没给他钱啊,怎么他的处置,这么像是我们蒙古人的内应?

其中到底有什么阴谋?

赵朔听到这个消息,却有些哭笑不得。

他没想到,蒙古提前两年攻打金国,完颜承裕依然作出了和历史上一样愚蠢的抉择。

在历史记载中,他就是直接把抚、、昌、桓三州给放弃了。结果,蒙古人不但没有了后顾之忧,还获得了这三州牧监内的无数战马,实力大增。

赵朔道:“抚州大部分金狗南下的消息,应该不会有假。说到底,难道他们不南下,咱们就不攻打抚州了吗?我估计,抚、昌、桓这三州,他们都放弃了。”

“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忽难也谨慎地表示怀疑。

赵朔轻笑一声,道:“这就是金国和咱们蒙古不同的地方了。咱们蒙古务实,只要能打胜仗,无论做什么成吉思汗都不会怪罪。

而金国的领兵大将呢?就算打了再大的胜仗,只要让金国皇帝感受到半点危险,那就是有罪无功。

甚至会让皇帝觉得领兵之人的忠诚大有问题,必欲除之而后快。

完颜承裕太担心野狐岭防线了,才做出了如此愚蠢的决定。”

忽难听了赵朔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眉宇间依旧带着几分疑虑:“可如果打了败仗,那完颜承裕不照样没有好下场?”

赵朔道:“他其实是出于两难之地。一方面要应对咱们的威胁,另一方面还要时刻揣摩皇帝的心意。有时候,为了两面都顾得上,他不得不做出一些看似愚蠢的决定。到了最后,任何一方面都顾不上了。”

“阿朔说的很有道理。”

赵朔虽然只是说金人放弃抚州的理由,但最大的理由,不就是铁木真英明神武,完颜永济是个只会扯后腿的废物?

这既与铁木真的经验吻合,又让他心怀大畅,道:“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快!咱们的动作,必须要快!”赵朔道:“抚、昌、恒三州也就算了,反正金狗已经已经实际上放弃。但是,这三州都有金国的牧监,有大量的马匹和其他牲畜。

现在,咱们并不知道金狗有没有处置那些牲畜。

但如此数量众多的战马,即便只有半分希望,也要努力争取。”

铁木真对马匹自然非常感兴趣,追问道:“这三州的牧监,到底有多少马?”

“具体马匹的数量,是金狗的军事机密,连汪古部都不清楚,我就更不明白了。但是,我估计,至少有二十万匹马。”

二十万匹战马,其实是赵朔最为保守的估计。

他确实不知这三州牧监的战马具体数量,但能够大体估算出来。

四十八年前,金海陵王南征大宋时,出动了五十六万匹战马。后来,海陵王南征失败,金国的牧监内只剩下了一千匹左右的战马,还有九十匹骆驼。

不过,仅仅过了二十六年,也就是二十二年前,金国牧监内就达到了四十七万匹,牛十三万头,羊四十七万只。

又是二十二年过去,金国牧监内会有多少马?

据说,在野狐岭大战前,金国人的骑兵占四成,而且是一人三马。

而野狐岭大战后呢?金国就完全是以步兵为主了,全国骑兵的数量才两万多人。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抚、昌、恒三州牧监内的战马,被蒙古人夺取。

至于具体的数量,就只能攻取三州后再详细统计了。

“好,阿朔说至少有二十万匹,就是至少有二十万匹!”

赵朔的一贯正确,一贯胜利,在铁木真心中积攒了良好的信誉。

至少二十万匹马啊!

足够现在的蒙古军,一人增加三匹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