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对“凯盛建筑”的调查全面展开后,沈放发现自己成了众矢之的。一些本与他关系不错的同事开始疏远,工作中也多了许多隐性阻力。更有甚者,有人匿名举报他在调查中“滥用职权”,市纪委甚至派人下来核实。

面对接踵而来的压力,沈放却丝毫没有退缩。他明白,这是对他耐心和信念的最大考验。

专项调查组继续深挖“荣泽集团”的资金流向,很快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这家公司不仅与“凯盛建筑”存在资金往来,还与县内多个重要工程有过密切合作。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合作项目几乎都有着同样的特征——虚假招标、层层转包、严重浪费财政资金。

调查组成员小张把报告递给沈放:“沈县长,这些项目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三个亿,问题触目惊心。”

沈放翻看着资料,语气低沉:“看来,‘荣泽集团’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可能牵扯到整个县里的腐败网络。”

“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处理?”小张小心翼翼地问。

沈放目光坚定:“立刻将这些问题上报市纪委,同时继续追查‘荣泽集团’的幕后股东,找到他们真正的靠山。”

就在调查逐渐深入时,沈放接到弟弟沈强的电话:“哥,我被单位停职了,说是上级接到举报,怀疑我经济问题。”

沈放握着手机的手猛地一紧。他深知,这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对方为了施压,故意针对他的家人。

“别急,我马上处理。”沈放安抚了弟弟,又拨通了郑建国的电话,将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了过去。

郑建国沉声说道:“小沈,这是典型的打击报复。放心,我会联系上级,帮你弟弟平反。不过,你自己要更小心,千万别轻举妄动。”

“谢谢书记,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沈放放下电话,深吸了一口气,目光中多了一丝冰冷。

几天后,调查组发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荣泽集团的真正控制人,是一名在市级单位任职的高官周志豪,而他正是前副县长吴德强的直接靠山。

沈放将这一发现汇报给郑建国,两人连夜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周志豪的背景不简单,如果要动他,必须有确凿的证据。”郑建国严肃地说。

沈放点头:“我已经让技术组追踪他们的资金流向,同时收集关键证据。只要证据足够,我们就能向省纪委申请直接介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