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美国吗?”

在桑德灵厄姆宫的花园里,正在读童话书的乔治王储的次子阿尔伯特听到六表姐维多利亚·路易丝惊讶的声音,抬起了头。

虽然他对德语还不太熟悉,虽然不完全明白路易丝的话是什么意思,但至少“美国”这个词他听懂了。

‘是和美国有关的事情吗?’

虽然就算按照虚岁来算,阿尔伯特才不过刚满八岁,但他已经知道最近英国因为委内瑞拉问题,与美国陷入了棘手的局面。

不过,这种棘手的局面具体是什么,他并不清楚。

“快到新年了,汉斯,你还真是忙碌呢,上次是俄罗斯,这次又是美国。”

“我不是去玩儿的,都有正事要做。”

和维多利亚·路易丝一样,阿尔伯特的六表兄约阿希姆王子带着调侃的语气说着,还露出了淘气的笑容。而汉斯·冯·乔男爵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如此回答。

“什么啊,我还以为今年新年能一起过呢。”

不过,路易丝表姐似乎并不喜欢男爵要去美国的这个消息,鼓起了脸颊。

“再说了,我也想和你一起去美国!”

嗯,或者说,她不喜欢只有男爵一个人去美国这件事。

路易丝表姐喜欢吸引别人的关注,与性格腼腆的阿尔伯特不同,她很固执。

父亲常说,六表姐的这种性格完全遗传了比利叔叔。

“或许等公主殿下长大一点,就能一起去了。”

“真的吗?汉斯,你说话要算数!”

然而,男爵接下来的话让路易丝表姐马上舒展开脸颊,再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刚才还在生气,现在却突然高兴了起来。

阿尔伯特感到疑惑不解,毕竟他唯一的姐妹是个连话都说不清的小妹妹,而对六表姐这样的情绪变化无常完全摸不着头脑。

前不久,哥哥大卫开玩笑说路易丝表姐喜欢男爵,结果表姐气得脸红得像番茄,还狠狠踢了大卫的小腿。

唉,女孩子的情绪变化,真是令人费解。

不过,比起六表姐难以理解的情感,这位男爵对阿尔伯特来说更是个不可思议的存在。

“不过,他应该是个好人吧。”

男爵是少数几个不会因为阿尔伯特口吃就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嘲笑他,而是总是以亲切态度对待他的人。

虽然大卫哥哥因为上次被父亲狠狠教训后,对男爵厌恶至极,还背地里嘀咕父亲是个“势利眼”,但阿尔伯特却很喜欢男爵。

男爵总是给阿尔伯特、约阿希姆哥哥和路易丝表姐讲一些新鲜有趣的故事。

据说男爵聪明到连大人都认可,而他知道这么多故事看来也并非空穴来风。

“真希望他能一直留在桑德灵厄姆。”

阿尔伯特暗暗感到遗憾,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男爵住在父亲的表兄比利叔叔家里,不久之后他会和六表兄妹们一起回到德国。

“但、但、但是,或许有、一天还有机会再见吧。”

阿尔伯特王子,那个未来在二战期间带领英国的伟大君主乔治六世,露出一丝微笑,轻声说道。

......

“从德国派遣特使?”

“是的,总统阁下。”

“这行动还真是迅速啊。”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边听取助手的汇报,一边感觉脖子有些闷,便解开了领带,用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

他同样对德意志帝国像英国一样故意拖延时间的行为感到无比烦躁。

“这些蠢货龙虾搞的鬼,真是让人头疼。”

当然,美国海军部没有深入调查就直接接受了英国的误判,这本身也有问题。

毕竟,同样干了坏事,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显得比自己家的更糟糕,不是吗?

“不过话说回来,谁能想到无畏舰竟然是这么危险的玩意儿呢?”

除了制造它的德国人之外。

想到这里,罗斯福喉咙干燥,端起杯子咕咚咕咚地喝了一大口水。

这种举动或许不像一个国家元首应有的举止,但对于这个淋漓尽致展现“美式作风”的牛仔来说,这根本无所谓。

“结果就是我被老杜威骂得狗血淋头啊。”

“啊,那次真是令人胆寒。”

罗斯福的助手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身体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刚从委内瑞拉回来的杜威海军上将一踏进白宫,就抓住罗斯福的衣领,连珠炮似地爆发出各种怒骂和愤怒。

“德国佬有那种怪物,早该告诉我啊!你这个混账泰迪!”

以罗斯福的脾气,竟也无从辩解,因为杜威的话再合理不过。

如果不是杜威决定不与欧洲舰队交战并直接撤退,美国舰队恐怕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

“否则我可能因为愚蠢的决策导致舰队全军覆没,早就卷铺盖走人了。”

如今,英国首相因为无视无畏舰的威胁而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所幸罗斯福面临的指责并没有那么严重。

这也是罗斯福即使面对杜威无礼的行为,仍旧将自己珍爱的威士忌赠予他的原因。

当然,批评也并非全无。

美国舰队在未发一炮的情况下撤退,引发了反对党和舆论的猛烈抨击:“既然如此,当初为何要派舰队去委内瑞拉?”

美国人的自尊和自豪感不输欧洲人,这点毋庸置疑。

不过,当德国新型战舰的威力被揭示后,至少反对党的政治攻势有所缓解。

毕竟,罗斯福那句“谁能料到会冒出这种东西”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更何况,幸亏杜威上将的果断判断,美国在这次危机中并未遭受实质性的损失。

尽管赫斯特等讨厌的媒体仍喋喋不休。

罗斯福明白,如果他不做些什么让媒体闭嘴、平息公众的怒火,这届总统可能会成为他的终点。

促成委内瑞拉与欧洲列强的和平谈判,正是罗斯福改变局势的绝佳机会。

美国如果主导调解,至少可以挽回颜面。

“还好那个卡斯特罗听话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