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很多正经事要做的马寻根本就闲不下来,主要是事情太多了。

一大早的他就起来洗漱,这反常的一幕反倒是让不少府里人意外,这才什么时候啊,国舅爷就起来了?

吃着饭,马寻对刘姝宁说道,“你一会儿进宫,过几天就要大封功臣了,姐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刘姝宁就立刻回答说道,“知道了,那我一会儿就进宫。”

“和常家嫂子一块过去,带着婉儿。”马寻吩咐说道,“朝堂大封功臣,后宫要招待女眷,事情都不算少。”

刘姝宁就连忙点头,出身官宦人家的,对于这些事情都是有所耳闻。

不过以前也就是听一听而已,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子,还不是核心的淮西集团,自然就不要指望参与命妇的招待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即使岁数最小,但是在命妇的群体当中也非常的‘显赫’。

这就是嫁了个好丈夫的体现,如今这年代基本上是妻凭夫贵、母凭子贵。

和刘姝宁说完这些事情,马寻就出门了,这一次他要监考了。

相比起马寻的若无其事,国子学这里的师生们就有些担心了,因为忽然间多了一场考试。

不只是他们一头雾水,就算是一些大本堂的侍读、侍讲们也都是一头雾水,这都是奉命前来的。

根据国子学里的学子们的水平,也给出了不同的试题。

马寻仔细看了一下,策问的重点是北境防卫、休养生息、收归民心以及吏治整顿等。

这也是大明现在最为重要的一系列事情,虽然这些国子学的学子们大多数还都是没有历练,不过也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很多事情。

这些读书人不只是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策论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也无比重要。

哪怕现在的大明看似是八股取士,不过依然需要学子们学会就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这也是这些学子们政治理念的体现。

马寻只是在监考,偶尔看看这些学子们的文章,不会轻易做出评价。

阅卷的事情还是让这些侍讲们去完成,最终的一些摸底考试成绩也要交给朱标。

基本上被确定为大明第一次会试主考官的马寻提前进入状态。

早点搞清楚这些学生的水平,明年的第一次会试才更有针对性的安排。

即使成绩一般,也不能闹出笑话。

监考一天结束后的马寻在国子学师生送瘟神一般的神态中离开,不过他也越来越担心了。

明年的会试难说了,这些学生的水平实在一般。

除非是蹦出来一些不在国子学就读的学生,要不然明年的会试很难出现真正的贤才。

这些读书人现在也顾不上了,马寻还要继续训练朱樉等人呢。

“向左转!”

“向左转!”

“向左转!”

朱樉等人没有任何的意见,转向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不难,只要刻苦、专注就好。

沐英趁着休息的时候小声说道,“本来还担心他们有些娇气,现在看看这些人还是适合在军中。”

马寻也笑着说道,“我原本也担心他们不服管教或者太娇气,毕竟这些都是有身份的王孙将相之后。”

不过现在再看看,先前的一些担心是多余的,朱樉等人的表现比预期要好。

“明天让他们摸一下兵刃。”马寻随即做出安排,“这些队列还要持续练,只是也不好让他们一直都是列队形。”

说到底就是要稍微的激励一下朱樉这些人,枯燥的队形训练只是基础。

在这些小子们的耐心即将消耗结束的时候,让他们摸摸兵器提振士气。

而在士气激励之后,让这些小子们以为就要进入新的训练篇章时,继续这些枯燥的基础训练。

朱樉、常茂等人对军营充满向往,不过现在到底还会不会向往,这就难说了。

好在现在的他们还在坚持,或许这些少年们也都明白,现在只是在历练,他们不用一直如此。

毕竟现在是将他们当做兵在练,而以后这些人不是帅就是将,是他们操练其他将士。

马寻有些好奇,“你十八为将,这些年军功也不少,这次大封功臣也没你,你是怎么想的?”

沐英不以为意的说道,“我能留的性命,全都是陛下和皇后殿下恩赐。再说了,陛下也封我为镇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我知足了。”

镇国将军,按理来说是郡王嫡长子外的其他子嗣会封的爵位。

沐英就是大明第一个镇国将军,李贞和马寻则是镇国上将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