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良的情况如下:
张玉良,1972年生人,杨树斌比他大两岁。他与这俩人不同,他不是个混混。从小就是班里的尖子生、年级三好学生、学习委员和班干部。后来,他还考上了大学。
只不过毕业后没有充分发挥所学,他本想着自己做生意。首先买了辆面包车跑活,一段时间后,不但没赚到钱,连面包车都差点赔进去。
他是典型的书呆子,老老实实跟人竞争,能不赔吗?
后来就卖掉面包车去当服务员,在饭店里推销酒水。一个大老爷们干这个必然没有市场的,所以折腾了很久就没有赚到钱。之后又碰到了一个女骗子,借着和他结婚的名义,从他这先后骗走了2万多块。
一般人是商场失意,情场得意,这家伙两场都失意。万般无奈下,就在大街上溜达着找工作。
巧的是,就这么偶遇了杨树斌。俩人寒暄了几句,杨树斌也看出了张玉良的窘迫,于是主动拉他到了饭店坐下。
之后,杨树斌就开始洗脑了:“也不知道你现在工作怎么样?我现在在深圳自己做买卖,虽说刚起步吧,但是不得不说那里到处都是机会。”
张玉良猛喝一口白酒,放下杯子就说了:“树斌,你看上学那会都说我学习好,将来会有出息。你再看看我,现在连个最底层的工作都没有,我攒点钱也都让那个娘们给我骗走了。我现在是真的受不了了。”
杨树斌举杯跟他碰了一下,就说了:“这点挫折算啥的,我们羡慕你有学识还来不及呢。我现在生意做的也还行,过几天就要回深圳了。既然遇见了,你要有兴趣就跟我一起干吧,凭你的脑子加上我的路子,我相信咱一定能干的风生水起。”
张玉良刚才其实就暗示过了,既然杨树斌主动说了,那当场就表明了态度:“树斌,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你准备哪天走,到时候我跟着你一起,我可把我自己托付给你了啊。”
就这样,还没回去就已经有了两个死忠粉了。
随后过完年,时间来到2001年年初,杨树斌带着两个感觉梦想即将启航的大聪明,去到了深圳。结果过去一段时间,这俩人才发现,原来杨树斌根本就没啥正经生意,那些钱都是抢来的。只不过来都来了,两人也不想就这么草草回去。
又过去一段时间,他们又碰上了团伙第四人——戢红杰。
这个戢红杰是吉林省舒兰县人,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因为母亲早年就去世了,父亲身体又不是很好,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戢红杰刚满16岁,就只身一人来到深圳打工,随后就开始提供特殊服务。
她独自面对这些黑暗,用身体赚钱给父亲抓药,供小老弟读书。而他和杨树斌也是在娱乐场所认识的。
本来她是杨树斌的目标人物,就在动手的前一刻,杨树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觉得三个大老爷们天天在一起出入很扎眼,要是有个女人打掩护,那看起来就正常多了。另外,有个小姐上演无间道,那获取目标信息就更简单了。于是当场就终止了行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