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被汪伯彦毁容,躺在地上翻滚惨叫,汪伯彦走近他身边,阴沉着脸,冷冷说道,“周德,你别以为凭那几封信件,我就不敢杀你,只是眼下形势,我懒得杀你而已。实话告诉你,你就是交出那些信件,未必就能将我置于死地。而你,我可以保证,你会死的很惨,惨到你自己无法想象,听到没有。”
周德此时心里也害了怕,连连求饶说道,“我知道,我知道啦。”
汪伯彦再次威胁道,“你去宏觉寺做了住持之后,不许你胆大妄为,肆意胡来,凡事必须听我指使,你可给我记住喽,否则我让你立刻在这世上消失。”
周德连连称是,不敢再有违拗。
汪伯彦下令道,“好啦,把他拖出去治伤,别弄脏了我的屋子。”手下侍卫立刻将周德往外就拖。
临了,汪伯彦说道,“周德,回去先好好养伤,耐心等待我的消息。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你这张脸,平时太招摇啦,只有这样,以后你才会活的踏踏实实。”
果然,汪伯彦还真言而有信,不知从哪招来一些和尚,派一些工匠上山,将宏觉寺修缮一新,又在和尚中间,安排了一些亲信,负责监视周德,然后将周德剃度,真就让周德在宏觉寺做了住持。
与此同时,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人密谋,一起到皇上那里搬弄是非,诬告杨邦义徇私枉法,放走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杨再兴,请求皇上查办杨邦义。
由于此时两人是左右丞相,负责朝中大小事务,皇上处处倚仗二人,再加上皇上已经基本采纳了两人的建议,新朝根基未稳,为了保存实力,以谋发展,避免和金兵再次发生冲突,决定将都城南迁。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处处还要依靠黄、汪二人调度,所以皇上也得给他们面子,于是就将杨邦义降职处分,削去杨邦义大将军官职,降为建康城巡检中郎将,归于杜充部下。
汪伯彦听了心中窃喜,又向皇上启奏,希望以杨邦义为诱饵,设伏捉拿杨再兴,请皇上诏准。皇上听了顿时直皱眉头。
黄潜善适时出面相助,向皇上奏道,“皇上,汪大人只此一子,被杨再兴杀害之后,汪大人整日以泪洗面,简直痛不欲生。如今迁都大计正在关键之处,没了汪大人相助,臣也是一筹莫展,不如请皇上恩准了他,事成之后,汪大人必然以死效忠皇上。”
皇上听了黄潜善的建议,说道,“嗯,朕也体谅你的丧子之痛,那朕就诏准,不过,你可不许太难为了杨老将军,以免引起朝中非议。”
两人听后大喜,连忙向皇上叩头,高呼,“谢主隆恩。”
这一天,黄思朗随着宫中的宣旨太监就来到了杨邦义的家中。宣旨太监宣读皇上旨意,以杨邦义庇护朝廷重犯,徇私枉法,将杨邦义削去大将军官职,降为巡检中郎将,并将杨邦义押解刑部,协助三法司问讯为名,将杨邦义上了刑具,押解杨邦义赶往刑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