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云开见鲸脊,原是旧皮囊

也是赶巧了。

2月,赵闻卓和甄子单合作电影《特殊身份,但开机还没一个月,有媒体曝出赵闻卓不听从剧组安排,耍大牌,离开剧组。

赵闻卓对剧组提出严苛要求,要求剧组负责他八个随行人员和家人的销,每日费高达5万元,严重占用剧组资金。

随即剧方以赵闻卓“耍大牌”为由,跟他解除了合同。

放在十年前,这事到此为止。

赵闻卓和耍大牌标签绑定,如果日后没能翻红,要背一辈子。

可时代不同了,不是小白龙被打,找几个水军,撒点通稿,王博钊就成了性格不好,说谎成性,还乱坐人家板凳,挨打罪有应得。

这是12年,越来越多人上网,不再是媒体和意见领袖说什么是什么的时代。

网友可直接参与话题讨论,事件迅速从行业纠纷演变为全民围观的社会议题。

唤醒了历史记忆。

遮天早期被弯岛剧组排挤,周洁也因为林欣如指控“强吻”而形象受损。

还有小白龙被打,尽管法院判决为“故意伤害”,但港台剧组对内地演员依然轻视,胡搅蛮缠。

《小鱼儿与无缺剧组里演员咖位最大的是港岛,幕后也是,导演也是,这种情况下,谁会没事找事,谁敢没事找事啊?

这次甄子丹和赵闻卓的矛盾里面,甄子单身兼主演和监制,拥有剧本修改和角色调整的权力。

而赵闻卓作为内地演员,在港资主导的剧组中处于弱势地位。

权力如此不对等,说赵闻卓“耍大牌”,逻辑上说不通。

赵闻卓退出剧组之后,进行了反击,在采访中他提到甄子单才是耍大牌的戏霸。

甄子单在拍戏过程中不断修改合约剧本,事后也没有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剧本改动太大,他才拍不下去,剧组还把罪怪到他头上。

这番回应触动了公众对行业不公的敏感神经。

将个人冲突上升为职业道德争议,进一步把圈内事摆在了台面上。

公众发现,这影视圈不是一般的落后,是极度落后。

事态扩大蔓延,甄子单否认了赵闻卓的说辞,说自己本来很欣赏赵闻卓才找他来演,如今他耍大牌自己对他很失望。

因为当初是他力排众议才让赵闻卓出演的,当时剧方觉得赵闻卓有问题,不愿意选用赵闻卓。

双方各执一词,你来我往,言外之意都否认自己是耍大牌的那一个。

然后双方身边的朋友也纷纷站队,卷入这场骂战,

舒琦首先出来站队支持甄子单,说他敬业认真。

引发了网友的不满,纷纷跑到她的微博骂她,还扒出了她早年的“黑料”。

见此,舒琦清空微博。

姚辰说自己很心疼舒琦,得名“姚心疼”。

营销能力上,港台艺人比大陆强多了,隔天舒琦被拍到在公园落泪。

冯晓刚心痛不已,微博喊话网友:想干嘛呢?

网友扭转矛头指向冯小刚,骂他是“护舒宝”。

卷入这场骂战的人越来越多,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舒琦、王晶、毒汶泽等发声支持甄子单,杨密、景田、秦兰等新生代演员表态支持赵闻卓。

站赵闻卓一方的大都是内地明星,站甄子单的大都是港岛明星。

到了三月底,《特殊身份经历换角风波,最终由安志杰接替赵闻卓,甄子弹代言的海飞丝紧急下架。

至此,赵甄事件并没有平息,反而和“倒沈”事件进行了合流,成为了“倒沈”事件的一部分。

“倒沈”致使沈三通原定的电影计划报废。

是以退为进,也是真的退了,隐退了,从始至终没有发声。

不过还是那句话,沈三通不只是代表自己,他如今从行业,再到政策层级,汇聚了非常强大的力量。

陈澈希在微博点名炮轰张伟评:“你张伟评当年来《赤壁剧组求助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忘恩负义,背后煽风点火,小人一个!”

《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的时候,张伟评好话说尽,在好莱坞面前装孙子,海外发行方面被绞杀,最后跑到沈三通面前求助。

沈三通帮忙支招,才挽回了一部分损失。

张伟评当然不会承认,陈澈希甩出了当年的探班签到记录,张伟评的名字签在了上面,时间日期都对得上。

《赤壁拍摄都好些年了,这个事陈澈希没亲历,她是听沈三通说过,好在三通娱乐这方面资料保存的很好。

《赤壁项目,沈三通想要做成一个模板,剧组记录非常详细。

当年的实习学生,纷纷出来证实了此事。

这些实习学生有些进了三通娱乐,也有些不干这行,或者回老家。

没有利益牵扯,可信度高。

甚至有人找到了当年的实习笔记。

陈导名也出来说话,是他求着沈三通帮一把,他和张一谋老交情,看的是张一谋的面子。

涵盖行业内外,从台前到幕后,如此多人进行交叉验证。

不管是当年的剧组记录,还是各方面参与人,全部证实了这一点。

怎么说呢,不扒不知道,扒的越多,沈三通含金量越高。

古装大片在海外遭遇围剿,是沈三通背后奔走,事成之后深藏功与名,并不居功。

这么多年了,要不是因为这次冲突,很多人可能永远不知道。

沈三通做的事多着呢。

《赤壁不只是简单的电影项目,背负着拯救历史题材的希望,至少留下火种,剧组上下有使命感。

更多沈三通过去工作细节爆出来,例如沈导剧组非常规范,不允许潜规则,也不能剧组夫妻,要求高,收入也高,是做事业的。

有网友在下面直接问了,不潜规则,不搞剧组夫妻,不是基本要求吗?

爆料的笑而不语,因为他还在圈子里工作。

倒是有些转行的人,给网友科普了一番,这个圈子情况。

行业里的“正常”风气是上市圈钱、去电影化、潜规则、打压同行。

选角床上选,剧本酒桌上定,不算夸张,基本就是事实。

电影圈里,三通娱乐和光鲜作风比较好。

这种事不只是个人风气,还有项目运作逻辑。

大陆这边受港圈影响很深,港圈电影有个特点,明星第一,剧本可以现写,有明星就有人投资。

到了大陆,做了一定本土化,但影视项目依然是围绕着导演或者明星、投资人。

这种运作模式,必然导致圈子文化,只要得到项目控制人的青睐,剧本可以现改。

沈三通不算好人,但是对比同行,沈三通要成圣了。

有个网友随手发了一句:“沈三通你快回来!”

立刻引发了几百万的转发,非常恐怖。

陈澈希站出来炮轰张伟评后,意味着“禁口令”消失。

“倒沈”势力的黑料,可谓是越扒越有。

大陆这边艺术学院里,自产自销现象严重,从奖项评选,再到每年招收。

艺校老师一边负责招生,一边在外面办培训班,不是新鲜事。

干脆把每年招生当做选妃,这样的人也有。

港岛也有人站出来,给大陆网友祛魅。

杜琦峰拍《ptu,跑龙套演员被任大华刮了一百巴掌。

小伙子耳光打到失聪住院,就给三百块,杜琦峰当着镜头谈及这事,还敢叫他来再拍一次,回忆时候居然还有笑脸。

也有人发动水军搅混水,但是消息越多,越透明。

不少观众很自然得出一个结论,这娱乐圈真烂。

如果没有三通娱乐,只能得出一个“烂”,但不知道“烂”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烂”在哪里。

有了三通娱乐一切就不一样了。

市场不大?

春节档三通娱乐《囧途4《赵子龙双双破20亿。

只要不是题材对撞,两种不同类型的好电影,完全可以彼此成就,观众吃的下。

现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不像以前,一年吃不了几次油腥,现在普通家庭一周吃几次肉都很正常。

电影好,反而更有年味了,有了个消遣、钱,一个家庭集体活动的地方。

好莱坞很强势?

没错,但是喜剧、剧情片是有文化壁垒的,也不需要特效。

关键在于电影质量如何。

中皮西骨古装大片,谁会喜欢?

没有三通娱乐,是不是要说观众不喜欢历史题材,不爱看历史题材?

要是没有两版《赤壁的对比,以及三通娱乐一部又一部历史戏的成功,可能这个锅观众要背了。

同样的苦难创伤,沈三通干预的《南京南京,是苦难、黑暗之中有希望,而陆钏拍出来,视角中心在本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