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总督的低头求助,开出优厚条件

听到林浩然这样说,麦里浩也稍微松了口气。

至少他不是那种油盐不进的人,这还不错。

他还真担心林浩然会因为财富的暴涨而开始目中无人。

尽管身为香江总督,他在香江几乎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但他绝非蛮横无理之辈,而是十分注重自己的声誉。

正因如此,在担任香江总督期间,他才推行了诸多惠及民众的政策,也因此深受香江市民的爱戴。

更何况,林浩然绝非等闲之辈,而是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超级富豪。

从这一次的地产行情中,便能窥见一斑。

如果换作他人,比如李加诚,即便是李加诚让长江实业集团大肆抛售地产项目,也未必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但媒体仅仅是通过诱导民众猜测林浩然可能丧失对香江地产的信心,就引发了如此巨大的反响。

这足以说明,林浩然在香江地产界的影响力之大,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而民众对他的看法和猜测,也足以左右市场的走向。

所以,迫不得已,麦里浩也是不愿意与林浩然交恶。

“林先生,其实挽回香江市民对房地产的信心,其实很简单,我有一个办法,并且林先生也会获得不小的好处!”麦里浩略有肉疼地看向林浩然说道。

看到麦里浩那样的神色,林浩然奇怪了。

这是什么表情啊?

“总督先生请说。”林浩然虽然心中疑惑,但仍保持着礼貌与好奇,等待着麦里浩的下文。

“1月1日,也就是明天的下午三点钟,地政总署会召开一场官地拍卖?我想林先生应该也清楚此事吧?”麦里浩询问道。

“是的总督先生,我已经听置地集团的马先生提起过这件事情!”林浩然点头说道。

“我的方案很简单,政府明天将推出五块极为优质的地皮进行拍卖,我相信林先生对这些地块的情况应该有所了解。

我诚挚地希望置地集团能够积极参与这五块地皮的竞拍,并争取全部拿下!

作为对置地集团支持的回馈,我代表政府承诺,对于这五块地皮,置地集团只需承担拍卖成交价款,其余诸如印税、土地出让金、地价调整费用以及拍卖佣金等一切附加开支,政府将一概豁免。

这样一来,林先生无疑能节省一大笔资金,不知林先生对此提议有何看法?”麦里浩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与肉疼。

说完,他将一份文件递给了林浩然。

上面的,正是麦里浩所说的那些内容,只不过更加详细。

林浩然快速地看完文件上的内容,这才抬头看向麦里浩。

若说麦里浩总督心头毫无波澜,那定是自欺欺人。

往日官地拍卖的规矩明明白白,除了地块成交价,竞得者还需缴纳成交额10%至15%的附加费用,包括拍卖佣金、印税等层层叠加,最终都如百川归海般汇入港府财政。

可如今为了促成置地集团接盘这五宗地皮,他竟要咬牙豁免这笔天价规费。

单是起拍总额30亿港元的标的,按惯例便能坐收3到5亿港元额外进账,这般泼天的财富说弃就弃,饶是执掌香江近十年的老牌政客,也难掩心头抽痛。

更令他如鲠在喉的,是这批地皮本应有的辉煌身价。

中环金钟道地块俯瞰维港,铜锣湾地王毗邻跑马场,尖沙咀东的核心地带……

若放在半年前楼市鼎盛之时,这五块地皮哪块不是引得香江各财团竞折腰的香饽饽?

按地政署测算,正常情况下进行拍卖,这批黄金地段正常溢价至少可达50%,四五十亿港元以上才该是它们的归宿。

这五块地皮的位置,都是处于绝佳地段,30亿港元的起拍价,真的不高。

当然了,本身起拍价也不可能起得太高。

可眼下莫说溢价,能以30亿底价成交已是万幸,堂堂总督竟要倒过来求着买家接盘!

然而这哑巴亏却是非吃不可。

一旦流拍,无异于向全港宣告:连港府都对楼市失去信心!

那些挤在售楼部门前要求退订的市民,那些连夜撤资的外商,那些虎视眈眈的国际空头

最重要的是,目前仍处于与内地协商香江未来的初级阶段,就连他自己,也对香江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因此,英国方面的期望是,只要能多出售一些地皮,就应尽力而为!

因为官方土地拍卖所得的资金,最终将流向英国。

所以,麦里浩也不愿意见到香江房地产业在这个微妙的时期陷入低迷。

至少,他希望这种低迷能等到谈判结果出来之时再出现!

在谈判结果出来之前,能多卖出一些地皮,就绝不放过任何机会!

尽管他身为香江的总督,是这一方土地的父母官,但同时也是英国派遣的官员,更多时候需要为英国的利益考虑。

此刻,香江楼市的兴衰,竟然取决于林浩然的一念之间,麦里浩的内心,还是有些复杂的。

麦里浩望着窗外众多高楼的中环,忽然想起唐人街老相士的偈语: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场因置地集团抛售而起的风暴,终究要由林浩然亲手平息。

唯有置地集团接下这五块烫金地契,方能破除市场疑云,让香江地产重见天光。

林浩然的手指轻轻叩击着红木桌面,清脆的声响在总督办公室内荡开。

窗外,正午的阳光正顺着玻璃幕墙漫进来,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

麦里浩注意到,这位年轻超级富豪的目光始终凝在茶几上那份烫金拍卖名录,仿佛在掂量着纸页间流淌的黄金。

“总督先生这份厚礼,倒让我想起南洋赌场的规矩。“林浩然突然轻笑出声,指尖在中环地块的图纸上划过,“庄家先送三成筹码,诱你上桌搏命。“

麦里浩的喉结动了动,英式咖啡的银匙在骨瓷杯沿撞出细微脆响。

他忽然惊觉,面前这杯咖啡早已凉透。

“林先生说笑了。“总督用绢帕拭了拭额角,“这只是政府与企业共克时艰的诚意,您看,中环这块地毗邻中环码头,离你们置地集团的康乐大厦更是只有一百米左右的距离,未来“

“未来一年内,怡和洋行将总部迁移至英国伦敦。“林浩然突然打断,从西装内袋抽出一份折叠整齐的《南华早报,头版头条赫然是怡和洋行现任大班西门·凯瑟克接受采访时的照片,宣告他们怡和洋行已经计划搬离香江的事宜。

“而恒生指数成份股里,近几年来已有数十家英资企业陆续将总部或者主要业务迁移至新嘉坡、英国或者美国、加拿大,就连英资财团都对香江的未来没有任何信心,总督先生觉得我好不容易回笼了这么多资金,如今会拿出30亿港元去购买这几块地皮吗?“

办公室陷入死寂。

巴洛克风格的铜鎏金座钟此刻滴答声忽然彷佛变得震耳欲聋。

麦里浩的指节攥得发白。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谈判底牌,在这个年轻男子眼中不过是孩童的积木游戏。

那些辗转反侧想出的优惠条件,那些忍痛割舍的附加税费,在对方俯瞰全局的视野里,不过是棋盘边角的一粒残子。

“不过——”林浩然忽然起身,脸带微笑地看着总督麦理浩,“我倒是可以答应总督先生的条件,拿下这5块地皮,但我要的不是税费减免,而是”

麦里浩的目光,全然放到了林浩然的身上,他想看看,这位年轻人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地契交割后,置地集团可延期三年支付地价余款,作为交换,三年后我不仅仅会结清这30亿港元,甚至该交的附加支出,我都会照常交,不会让政府损失一分钱,不知总督先生能否接受我的条件?”

麦里浩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个提议让麦里浩始料未及,他原以为林浩然会趁机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比如进一步压低地价或是要求更多的政策倾斜,但延期支付地价余款这一要求,却显得有些出乎意料。

并没有想象中的狮子大开口,甚至居然还主动提出了愿意支付所有附加费用,这对总督府而言,简直就是好消息。

起码,那几亿港元可以省下来了。

他向英国那边也能有个好的交代了。

不过,延迟三年支付这个条件,却让他感到有些为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