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落府中。

林海恩安静的坐在蒲团前,翻阅着那本【赏罚录】,满脸皆是恍然大悟般的神色,更时不时的点头不停。

很明显。

通过这本记载着灵官爷所见诸多诡事,以及最终又如何处置应对的【赏罚录】,林海恩的心境有了极大提高。

所谓的心境提高,并不是指法力和道行,这些实打实的提升。

而是在面对众多阴阳诡事的时候,林海恩能够选择较好的应对方式,对何为报应,何为因果,何为反噬,理解的更为清晰。

修行一事。

除了需要提高道行法力外,心性的提升,更是重中之重。

若是道行法力越发拔高,可修持心性却并未跟上的话,无疑将会有很大的可能导致误入歧途,就像鬼老道那一脉。

法脉能传承如此之久,里面的修行之人,肯定道行都不算低。

可即便如此,几十名同法脉的师兄弟,竟一起被世俗钱财诱惑,误入那歧途之中。

以法术蒙骗凡人,不顾因果反噬如何,最终落得天罚,不得善终。

为何如此。

便是修持不够,道心不坚,心性不定。

当然,林海恩的心性很正,向道之心也坚,对于世俗钱财、姻缘等,更是没有半点的贪恋,从未考虑过这些事。

这些年来,只想着如何增加法力,提高道行,多杀几只恶鬼。

现在是如此,往后亦也会如此。

灵官爷之所以会有如此准备,一方面是为了再次诫训,让林海恩莫忘道心,莫忘此生宿命。

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林海恩不要只用蛮力行事,有杀心有正气虽好,但还需收敛些许,遇到阴阳诡事,赏罚皆有,才是正路。

作为道门第一灵官,王灵官自是清楚修持道心之重。

况且,即便林海恩没有足够的道行法力,只要修持足够,祂便会从千里驰援而来。

......

就在林海恩认真翻阅【赏罚录】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周边气机变了。

随即下意识的朝着前方看去。

发现一个庞大却看不清面容的虚影,已然是坐在了神府里那张审判功过的案几后,手中金鞭和金印格外威严显眼。

林海恩连忙站起,更是恭敬的对着虚影拜了三拜,虔诚道。

“多谢灵官爷相助。”

“并不是助,此仅是护道,斩除门中余孽罢了。”那坐在案几后的庞大虚影先是平静的应了句,神叱便再度传来。

“看过诡事,看过处置,可有疑问?趁此机大胆说出便可。”

听到这道声音。

林海恩不由得愣了下,没想到灵官爷竟是在问他,刚刚看过这本【赏罚录】后,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

换成其他道门弟子,这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机缘际遇,最好的灵官爷要给其传道解惑。

当然,其他道门弟子最多仅是七分感应,可没有这十分喜爱。

林海恩也不客气和犹豫什么,再次恭敬的拱了拱手,而后皱起眉头满腹疑惑的出声问道。

“灵官爷,晚辈有一事不解,更有几分顾虑存在。”

“刚刚晚辈所看之事,皆是他人遭遇,无论是惩,还是罚,晚辈都已深深记在心中,明白应当是要如何处置才恰当。”

“无关之人,晚辈大可将其打个魂飞魄散,将其送入地府,或是给其功绩,助其成神。”

“但倘若事情发生于自己身上,发生在亲属长辈、师父好友身上,晚辈真当就不知如何处置了。”

“究竟是情谊重要,恩情重要,还是遵循天地因果,选择行那正道才更重要?”

这个问题。

其实在林海恩的心中盘踞了很久,从那次凶蛟化龙的大劫开始,便始终缠在心中,不知该如何解答。

遇到他人之事,无论惩还是罚,都好解决。

可一旦是自己的事,或者亲朋好友之事又当怎么办,就像那次大劫众人都不希望他去。

因此他也在犹豫,虽然最后还是执拗的决定去了。

可这也给林海恩埋下了这个念头,无关之人的事好处理,自己的事,亲友之事又该怎么办。

“神不讲情,只谈对错,自是天地戒律为准。”

“云花违律,亦压桃山,无可容情。”

那坐在案几上的灵官爷,根本没半点迟疑的答了一句,似乎认真的看了林海恩一眼,神叱响起。

“可汝还不是神,规则之内,业报之内,因果之内,随心即可。”

“汝但凡还有修持,吾便随时照临,回吧!”

滚滚神叱结束。

灵官爷随即大手一挥,便是将正在发呆思索的林海恩,重新送到了原本的身体之中。

......

雷霆不再轰鸣,天地气机亦在不断退却。

在那竹林坟地中。

借来祖师法力相助的宁法师和普宁道长两人,都是无比清晰的感受到了九天神明的气息正在消退。

手中掐着达摩雷法的普宁道长,下意识仰天看了眼,又看向前方那已是被打裂的大坟包,摇了摇头感慨道。

“清元。”

“海恩那边多半已经完事了,那个离经叛道的法脉余孽估计也是被惩戒完了,灵官爷正在缓缓退驾。”

“你先去看下海恩情况如何,免得是出何意外。”

“现在这恶鬼祭炼多年的道场已破,已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了,只需交给本道就好。”

此话一出。

宁法师亦是朝着天空看了眼,感受到灵官爷的气机越来越淡,也是不再犹豫,颇为果决的点了点头道。

“好,本道确实忧心,这便去看看海恩情况如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