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巧妙地让这两方势力对我们南境的粮草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也就是说,是否提供粮草完全由我们南境决定,如此一来,这两方自然不敢轻易对我方军队出手,只能无可奈何地成为我方军队某种程度上的附属力量”
张良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地解释完后,一直在旁边认真倾听的韩信此时总算恍然大悟,彻底明白了这番话语背后所蕴含的深意。简而言之,这其实就是变相对粮食短缺的局面加以利用,将其转化为南境军牢牢掌控着粮草供应的优势地位。倘若想要与南境军开战,那么南境军便能轻而易举地切断两郡的粮草来源,从而令敌方陷入困境。
“这策略固然精妙绝伦,但……假如将来某一天这两个郡获得其他诸侯的大力支援和援助,那他们岂不是有可能会随心所欲地背叛我军吗?这样一来,岂不是等同于我军辛辛苦苦供养出了一群敌人?”
尽管心中已经大致理解了这个计划的核心要点,但思维缜密的韩信还是迅速察觉到其中潜在的风险,并毫不犹豫地向张良提出了自己的疑虑。毕竟,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有好处而没有弊端。
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南境军成功掌握了对方的粮草命脉,但深入思考一下便会发现,这实质上仍然可能是一笔赔本的买卖。只要实际上的控制权不在高要的手中,那就不能够排除会引起什么问题,
“大将军尽可放宽心!只要粮草掌握在咱们手中,那些人难道还敢对我们不敬?待到他们妄图反叛之时,恐怕早已力不从心、回天乏术啦!”
韩信的忧虑并非毫无根据,但张良却有着他独特的考量。正所谓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上上之策。上乘的用兵之道在于谋略,其次是外交手段,最下等的才是诉诸武力。
“嗯……丞相,末将对此事仍持有不同看法。若丞相已有定夺,末将必定谨遵号令。”
即便张良已如此详尽地阐释,韩信依然坚持己见。毕竟身为统军大将,其思维方式和关注点与文臣谋士有所差异。对于将领而言,无需过多思索治国理政的方略,他们唯一的使命便是夺取战争的最终胜利。
高要对于韩信的这番说法也没有表示出反对,作为一名将领的责任与立场,因此对于韩信的保留态度表示理解。在战场上,瞬息万变,生死攸关,将领们必须果断决策,勇往直前,以雷霆万钧之势击溃敌人。而张良则从全局出发,权衡利弊,试图通过智谋而非单纯的武力来解决问题,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两人虽观点相左,但都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忠诚与担当。
几人说话之间已经回到了村落之中,并且就在村落之中吃饭,在这里海鲜是不缺的,各种各样的海鲜基本上都被端上了餐桌,对于很多古代的人来说,很多东西都不敢尝试,生怕有毒,或者是有什么麻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