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这位贵人温婉可人,蕙质兰心,相信爱卿一定能为她择个好封号。”

明顺帝轻揽过女子的肩,脸上满是浓情蜜意。

那女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眼神里带着些许羞涩,垂下了头。

两人之间看上去十分温情。

贵人低声询问明顺帝有没有好好用晚膳,又叮嘱要注意身体之类的。

李显听着那女子声音柔柔软软,语速也很缓慢,明顺帝一脸受用。

明顺帝让李显好好想几个,明日直接到南书房,这才让他走了。

出了南书房,临近东华门,李显又回头望了一眼。

这座肃穆的皇宫在夜色显得尤为醒目,他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径直出宫回了府。

沈清婉知道李显进宫,便一直等他回来。

眼见李显进院子一脸忧心忡忡,她不免好奇,“圣上叫你进宫去,所为何事?”

李显平日里很少带着这样的脸色回府,沈清婉便开口问道。

“圣上方才宣我进宫,是为了给新得宠的贵人选封号一事。”李显落座,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茶水入口还是温的。

沈清婉:“你可是见到了那得宠的娘娘?”

“正是,说来也奇怪,那贵人倒是让我想到了段皇后。”

听到“段皇后”三个字,沈清婉也有些奇怪:“是长得像吗?”

说到长相,李显顿了一下,“长得倒是不像,就是那贵人周身的气质和说话时的神态语调,都像极了段皇后。”

沈清婉听了,心下了然。

“那不就是宛宛类卿?段皇后位居中宫,是后宫表率,又温柔体贴,待身边的人极好。

我早年有幸见过一次,果真是有国母风范。只是当今圣上更喜欢颜色艳丽的女子,现在的淑妃和宋皇后,哪个不比皇后娘娘美?”

这话倒是不假,当年虽然后宫中,皇后不是最美的,但是论才华和气质,无人敢比肩皇后。

李显:“段皇后去世多年,一直也没见圣上有多伤情,如今我见到圣上对那女子的怜惜和爱意,才大概觉得,伊人已世这么多年,圣上才觉察出娘娘的好来,可惜为时已晚,如今也只能借生肖汝形来缅怀罢了。”

说到这里,夫妻两人都缄默不语。

他两人也是经过许多磨难,中间又有许多不得已的苦衷,这才最终能走到一起。

逝者已逝,再缅怀,也追不回伊人。

“那贵人娘娘名字之中带有一个‘悦’字。”

李显提到了这个。

要是他没记错,段皇后的小字之中便有一个“玥字”,如此相似之处,难免让李显多想。

沈清婉有些不屑,当年她也听说,段皇后心怀百姓苍生,有国母风范,但是慢慢被圣上不喜,觉得皇后有些逾越,有后宫干政的嫌疑。

再加上淑妃从中作梗,前朝段家又接连被圣上训斥,段皇后才便慢慢不再过问后宫之事。

最后以至于最后身体有恙,缠绵病榻。

如今段皇后娘娘早已亡去,圣上却此番做派也不知做给谁看,当真是明珠在手,却视若顽石。

有朝一日这光亮没了,连哭都找不到调,也不知到时可有人同情你这“睁眼瞎”。

第二日下了朝,李显进了南书房。

“宸字?”

明顺帝看着纸上的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