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普通公民的档案并不健全。

不像后世的TXT文档,100KB就能梗概完人的一生。

...

“领导,您冷不冷,要不要披一件大衣?”

清晨的某个院子外围,积攒了薄薄的一层新雪。

一个精神健硕的老者踩在雪层上,身后远远的跟着两个中年人。

“算了,我是没这个福气的。”

老者的回答一如既往。

“知民,东西都收集好了?”

“是的,中途还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年轻人。”

“哦?”

这位值得万世敬仰的老者兴致勃勃的回头。

“知民你都觉得有意思了,那肯定是一个很出众的年轻人。”

“领导,您要瞅一眼吗?”

“算啦,等我先散完步在看吧,你先说说怎么发现的。”

这个表字叫做知民的中年男人点了点头。

他将事情的关键娓娓道来。

“我调查完家庭背景后。”

“又按照规定去实际核查了一遍,以确保无误。”

“但在核查之中,我发现有一名考生的街坊,全在夸一个牛马不相及的年轻人。”

“队伍里的小刘乔装打扮去闲聊了两嘴,这才得知该考生的作文、成绩,都是一个年轻人闲暇时间里教的...”

“甚至连该考生本人都时常惋惜,说那个年轻人去高考的话,妥妥的就是今年的状元。”

说到这里。

林知民的脸色变得极其怪异。

老者看了一眼林知民,似能揣摩人心般的问道“你也觉得那个年轻人能当高考状元?”

“没实际考过,谁也不知道结果。”

稍加犹豫过后,林知民又纠结的补充了一句,他道“但我认为,这个可能性或许不小。”

老者脚步一停。

“那他怎么没去参加高考?”

“他是燕影厂的职工,很受燕影厂厂长的看重,甚至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我们在调查他...”

“我说呢...”

老者神色恍然。

前两天老聂特地来走了一遭,总说些有的没的。

当日还云里雾里的,觉得两个牛马不相及的系统,怎么就突然关心这一茬了。

今日却是反应过来了,原来是燕影厂的厂长去请他来打探口风来了。

但那位也和他一样日理万机。

现在居然真能为一个普通职工特意走上一遭,着实令人意外。

有意思...

“算了,今天就不散步了,回办公室吧。”

“好!”

老者往回走去。

两个中年人亦步亦趋的跟在后边。

一路来到办公室里。

办公桌上堆满了今天要查阅的文件,旁边还放着一副眼镜、一块手表、放大镜。

但老者没坐到办公桌前。

他一屁股坐在了松软的单人沙发上。

沙发边的茶几上,还放了一本闲暇时间用来调剂心情的《聊斋志异》。

老者朝着林知民招了招手。

“拿过来给我瞅瞅。”

“好的。”

林知民点了点头,从手里鼓鼓囊囊的公文包掏出一沓厚重的文件。

“领导,这是和那个年轻人相关的文件。”

他从厚重的文件里被挑出了廖廖十几页的调查报告,叠到了秘书精心准备的‘高墙’之上。

剩余的几百页调查资料,则是小心翼翼的放在了聊斋志异的旁边。

老者不禁哑然失笑。

“哈哈哈,这哪有半点遴选作文的样子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