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并肩骑马,一路同行,虽无过多言语交流,但彼此心中都充满了默契与温暖。
抵达王府门口,李清照轻盈地从马背上跃下,动作熟练而优雅。
她转向赵佶,将马绳递给赵佶,眼中带着一丝不舍,却也夹杂着坚定,轻声道:
“王爷,此番一别,您务必保重身体,切莫大意了自己的安康。”
赵佶望着她,心中虽有万千言语,却只能点头承诺:
“清照,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倒是你,回去的路上要小心。”
王府距离李清照的家中确实有一段路程,步行的话,恐怕要花费二三个时辰的光景,确实显得有些远。
赵佶体贴地提出:
“清照,不如我用王府的马车送你回去吧,这样你也少些辛劳。”
李清照闻言,心头虽感温暖,但细想之后,还是轻轻摇头拒绝了:
“公子,感谢您的好意。只是我此行瞒着双亲,若是乘坐王府的马车回家,恐怕家父家母会多生疑虑,我难以解释。”
理解了李清照的难处,赵佶虽感惋惜,却也不再坚持。
李清照随即在王府附近的街市上,找到了一辆等候客人的马车。
她上前与车夫商谈片刻,双方议定了价格。
谈妥一切后,只见一身男装李清照利落地将衣摆收拢,紧紧束在腰间,随后轻盈地踏上马车的台阶,准备启程。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在石板路上发出轻微的响声。
夕阳洒在马车上,为这一幕增添了几分温柔的色彩,余晖拉长了一切,包括那渐渐远去的马车背影,以及赵佶久久不愿离去的目光。
赵佶站在原地,目送着马车慢慢远去,直到马车完全消失,他才收回目光,转身踏入王府大门。
范涛见到赵佶回来,立刻迎上前去,赵佶问范涛:
“府中有什么事情吗?”
范涛禀报道:
“大王,向娘娘曾派人来找过您。”
赵佶离府数月,回来就听说向太后找过自己,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他急切地问道:“你怎么回答的?”
范涛面露得意之色,回道:“大王,您平日总说喜欢在外游历采风,所以我便回禀向娘娘,您是外出采风去了。”
“那向娘娘没有怀疑?”赵佶仍有些担忧,害怕向太后察觉到自己的私事。
范涛胸有成竹地答道:“应该没有,她只是嘱咐等您回来后,去皇宫一趟。”
赵佶听罢,微微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随后,内侍宫女们前来服侍他沐浴更衣。
沐浴完毕,换上洁净的衣物,赵佶坐在书桌前,陷入沉思。
良久,他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提笔写下了一首诗,以抒发对李清照的深深爱意和对她才情的仰慕。
诗云:
李家有女才思长,清照笔下生辉光。
今朝得见惊鸿影,方知才华非虚扬。
愿随词意共流转,不羡繁华只慕芳。
李清照回家没几天,就收到赵佶的诗,李清照读着赵佶的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喜之情。
有男子喜欢,对方还是王爷,虽说权衡再三,确认对他无意,但她欣赏赵佶的才情,也感激他对自己的倾慕之情。
于是,回信并赞扬赵佶的书画。
君诗如画意深长,清照心喜笔飞扬。
君之书画皆绝伦,才子佳人共徜徉。
愿与君共诗词韵,闲暇相聚赏月光。
人生难得遇知己,莫负良辰好时光。
赵佶收到回信后,也非常开心,诗中虽没有回应自己的感情,但把自己视为知己,于是决定如果有机会就请李清照到王府共享诗文。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