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庸最后说道:“赵老太公,我们不日就要进攻肃州,后续玉门县的治理,会有沙州张刺史那边派人过来对接。这段时间还要劳烦诸位,维持玉门现状。”

赵世承也是抓住王庸手说:“少将军放心,我等必然做好后勤,全力支持少将军东征。少将军年少有为,将来必成大器。”

一番告别以后,赵世承就带着其他三人出了玉门县衙。

赵世承连连回身看着县衙,欣喜之色溢于言表:“真好!好一帮朝气蓬勃的少年郎啊。”

说到这里赵世承忽然一咋舌,说到:“哎呀!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安于义,石劲一,杨遂三人急忙问道:“何事?”

赵世承说道:“忘了问这位王庸王将军婚配了没有。老朽还有几个曾孙女待字闺中呢。”

众人皆是哈哈大笑。

安于义说道:“我家家主信中好像提到过,王庸将军今年才十六岁,肯定没有婚配的。赵老太公若有意,倒是可以试试。”

赵世承也是捋着白胡须,笑着说:“罢了,此子有麒麟之姿,老朽这驽马之家安敢高攀啊。哈哈。”

当王庸要开公审大会的消息一传开,第二天玉门百姓纷纷到了县衙,开始打听伸冤之事,县衙人满为患,门槛都快被踩破了。

王庸也是第一次没有经验,没想到这么多人来伸冤。在痛骂吐蕃不做人之余,只能亲自出面,给百姓讲新的公审大会细则:

“诸位,明日开始,我们会在东门前,将这些吐蕃俘虏一一审判,诸位也不用找人写状子,只要带着证人和证物,来到东门即可,我们定然还给大家一个公平。今天大家就都先回去。”

听到王庸这话,百姓们这才回家,各自去找证人了。

康通信此时对王庸说道:“咱还是去打仗吧,现在县衙这些文书,看得我脑袋疼。”

王庸苦笑说:“康兄,这县衙政务现在都是我在处理好吗?脑袋疼的该是我。你天天泡在军营,舞刀弄棒的,你哪里脑袋疼了。”

“我听这脑袋疼。”康通信说:“好兄弟,咱就直接去肃州吧。把玉门县交给后续张公派过来的人不就好了?你跟着瞎掺和什么劲?”

“后方不定,我等如何进军?”

王庸语重心长说:

“康兄,只打好仗是不够的。我们打仗,是为了重建一个新世界。而不是打完了,就没事了。若不能治理当地,我们和土匪有什么区别?”

康通信也自知理亏,嘟囔着:“哦,那你快点处理。你可别忘了,咱们故意放了几个吐蕃信使,我估计肃州援兵已经在路上了。”

王庸无奈的摇了摇头说:“康兄,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我还没忘。”

王景翼也是劝康通信说:“康兄,别催王兄弟了,你我都不懂政事,就不要指手画脚了。王兄弟,也是辛苦你了。”

王庸也是感慨说:“咱们军中识字的人太少了,倘若能多一些识字的,我也能轻松不少。康兄,王兄,我打算后续在各营每晚的学习娱乐时间中,增加识字课。你们看如何?”

二人皆点头。

王景翼说道:“这个主意不错。这样以后传达命令,发布军规,布告事宜就可以通过文书,不用再口口相传。”

王庸补充说道:“也可以慢慢启蒙他们的思想,慢慢理解圣人之言,理解仁义礼智信,这样我们军队的思想会统一,也会更加有凝聚力。”

康通义也赞同:“对!就是这般道理!”

王庸看着康通义,调侃说:“康兄,我还以为你会反对。”

康通义说:“我反对啥,不是,王兄弟,我老康是说话性子粗了一些,但我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好吗?我康家好歹也是沙州大户,也知读书重要性,莫要这般看我。”

王庸和王景翼都是哈哈大笑。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