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上古有大能,其名为“禹”。

禹继父鲧之遗志,心怀仁义为天下苍生操劳奔波。

治水十三年,常叹民之多灾,厌天帝一众之多恶。

于是,灭尽地上恶畜,杀到云上砍翻天帝老儿的椅子,废了诸神修为,让天下换了个名字。

这还不算结束,禹皇将天地灵气悉数塞进天界后,一剑斩断天界与人间枢纽。

从此,天界与人间再无瓜葛,天界之人再如何修为通天也无法来到人间作威作福,人间也从此无大能。

两者虽为一体却相互不可闻,不得见,不相知。

之后禹皇失去灵气供养早早死去,千百年时光一晃而过,成了现在的样子。

但无论天还是地,虽不为相知却一样生意盎然。

天界四五五六年。

一黑一红两道光影刺破天际,从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赶往同一个地方——大昊皇宫。

他们近乎同时赶到夏皇宫大门口处,二者相视一眼,黑衣男子笑眯眯招呼道:

“火杀大帝近来可好呀?”

对其言语红衣男子冷哼一声置之不理,转身对着宫门的侍郎讲到:

“麻烦官人禀报夏侯帝君,怀玉有要事求见。”

“我也一样,帮忙禀报夏侯老师,有要事求见。”

黑衣男子的轻佻令红衣男子心生不满,再次冷哼一声。

黑衣狐媚男子为细水白玉自相生,号称淳庆大帝。

红衣镰刀眉男子为业火断刀杀破天,号称火杀大帝。

二者部族之间摩擦甚重,战火多年,故有嫌隙。

侍郎面带微笑,道:

“小人这就前去,二位大人少安毋躁。”

随后轻声细步走入深宫禀报夏侯帝君。

深宫内。

道道金光洒下,照耀于宫内一口大缸之中,缸内生着一株三朵无叶莲,一位须发皆白的精壮老者正悉心抬去莲上粒粒尘埃。

此人正是仁明帝君夏侯启,身为天界元老,没人比他知道的更多,没人比他更强。

侍郎官走到他身前,轻声道:

“自相生,杀破天,二位要事求见。”

夏侯启轻弹指尖,拾去莲上最后一颗尘埃,道:

“让他们进来吧。”

“是。”

得令后二位大帝齐步进入大殿,站在夏侯启十步开外。

“有何事?”

夏侯启声音苍洪如钟。

“南北交界处不知怎的生了一头恶蛟,为祸一方,所过之处皆为废土,我二人曾合力鏖战数日不是对手,此时蛟蟒仍在作恶,还请夏侯帝君一同前去诛恶。”

杀破天率先开口,单膝下跪跪拜,话语之中满是急躁。

自相生跟着跪下,道:

“祝兄之言未有半分虚假,我二人的确使出全力应对蛟蟒,完全不是对手。小人愿发下死誓,天道在上,此话若有一点虚假,必将我五雷轰顶,暴毙而亡。还请帝君为了天下苍生一同前去。”

“我杀破天也愿起死誓,保此言数真。”

夏侯启负手而立,审视二人,道:

“你二人争战数年向来不合,今日却能同心同德,看来也并非全是坏事。

都起来吧,不需要跪我。

侍郎,传沉尘,随我一同前去。”

“是。”

夏侯启走出宫门,生杀二人起身跟在身后。

赶到蛟灾发生之处,四人悬于其上空百丈之远,夏侯启审视其蟒,一眼便知绝非凡物。

这蛟蟒身有群山之大,通体金黄,犄角已生于头顶,化龙是迟早之事,只是的确如生杀二人所讲,蛟蟒周围皆是化作废土,这样来看,就算化龙也不见得是什么瑞兽。

蛟蟒此时正呼呼大睡,感应到他人到来于是苏醒,张开血盆大口对着几人仰天长嘶,大有吞天之意。

夏侯启见状目露精光,呵斥道:

“区区蛇虫也想吞天?孽畜纳命来!”

“天罗地网!”

伴随夏侯启口中吐出这四个字,一张看不见的大网紧紧困住蛟蟒让它动弹不得,只能大张嘴巴无力嘶吼。

时机已到,夏侯启口中轻喝:

“雷法,天雷滚滚,霜降!”

霎时间,天空乌云密布,云中道道惊雷伺机而发。

与此同时,粒粒白霜裹满在蛟蟒身上,极度严寒把它冻成一座再不能动的雕塑。

天上滚雷在此时如泼墨般落下,轰击在蛟蟒身上。

雷光映射在他们脸上,皆是一片惨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