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正式开始拍卖,首先是庆国公主的三个小东西。

珍珠手链、平安金锁、一个小簪子。

这些小饰品不管是富商还是大臣都明白,可不能乱拍,家里有合适的小孩,就出手,没有的,最好不要拍。

当然有些重臣可以,以后做礼物送出去。

三个小东西没有拍多少钱,总计三万贯。

但是这已经给后面的拍卖定了调子,基本有数了。

再就是皇子、皇贵妃,还有宫里拿出来的一些珍宝。

这些珍宝搁在现代,随便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可惜金人南下,这些珍宝大部分都被毁损了。

现在流落民间,搞不好,还真可能会流传下去,也算是幸事。

皇后的6件物品拍了18万贯,其中孟家出了10万贯,有些东西怎么能外流。

皇太妃的物品差点出了意外,虽然也是好东西,开始的时候有点冷场。

很多人不敢拍,主要是朱家人在京里的几乎没了。

还是新任右藏库的李楫应变能力快,马上示意自家的一个亲戚跳了出来。

最终,朱太妃的物品卖了15万贯。

最后是向太后的物品,要说还是她的物品最贵重。

很多大臣都知道,这是体现忠心的时候,又是好东西,那还说什么。

很快,仅仅是向太后的物品就拍出了35万贯,太丰厚了。

半天时间,这次拍卖,共筹集了130多万贯,可以说解决了一大半问题。

在拍卖会的影响下,京城富商的捐赠也开始了。

听说皇上直接赐勋位,很多富商动心了。

久居京城的人都知道,没有一点身份,出门都抬不起头。

特别是一些经常跟官府打交道的商人,这可是最难得的机会了。

半个月不到,先后有37人捐赠了万贯以上的钱粮。

其中大部分被赐为朝散大夫、朝奉大夫。

也有一部分被赐为朝奉郎、承宣郎。

这次富商捐赠的钱粮到了恐怖的107万贯。

也就是说,借助江淮水灾,朝廷募集的钱粮总数已经超过了250万贯,逆天了。

另外还有一个大意外,王家又来了,不但王茂盛来了,王茂盛的叔叔,王九成,王家身份最重的一个人亲自来了。

王茂盛回去后,王家几位宗老被赵佣的承诺震惊到了。

完全想不到,赵佣竟然愿意在王家身上下这么大的代价。

还有一点没有想到,王茂盛到家的第二天,朝堂10万担盐引送到了王家。

这是赵佣给王家50万贯的对等报酬,就看王家的选择。

哪里还有选,赵佣姿态摆的,王家要是再不知怎么办,就等着灭族吧。

王家几位宗老很快商讨出来了结果,立即马不停蹄的再次前往京城。

朝堂上,王家公开往户部投送了50万贯。

10万担盐引,官价就是50万贯,售卖何止。

王家哪里会让官家为这样的小事操心,再拿50万贯,对于王家啥都不算。

官盐主要是太珍贵了,百姓购买都是限量,这个面子足够大。

他们哪里知道,赵佣玩了一个小手段,已经派人去青塘了。

别人不知道,赵佣知道,青塘那边的盐,只要简单加工一下,足够中原百姓吃几百年,上千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