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爆火。

让石磊的声望飙升的很快。

原先的无名之辈和隐入尘烟虽然票房不错,但暂时都没拿什么重要奖项。

业内对石磊的定位还是年轻的新锐导演。

但随着那些年受到年轻人追捧。

票房从第一天的八百万,飙升到第二天的九百万。

就有很多人看出来。

整个影视圈可能又多了个冯晓刚。

中戏临时会议厅里。

一个长相周正的副校长脸上带着激动:“我就说当初选择小石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你们出去打听打听,现在咱们中戏的名声,可不仅仅是在整个京都了。

很多三四线的城市,都有学生家长咨询我们,想上咱们学校。”

“谁说不是。”

主管学校财务的另一位副校长也跟着说:“照那些年现在的票房增长趋势,咱们拿出的两百万投资,刨除院线和发行,也能翻个七八倍。”

“真的假的?”有校领导震惊的张大嘴巴。

那可是上千万的收入啊。

中戏虽然是上级部门特别支持的单位,可每年的拨款也就这个数字。

现如今学校仅仅只靠一部电影,就能拿到一年的经费拨款,这也太魔幻了!

什么时候电影的钱这么好赚了?

“石磊同学特别仁义。

上次和他商量影片分成的时候,是他特别要求在去除宣传院线和发行后,给咱们学校分六成,他个人只拿四成。

但其实整部片子的大部分投资都是他的。”

一群领导里,坐在中间席位的徐胜,补充着大伙的发言。

台中的大领导脸上带着笑容,“那些年是咱们学校的重点项目。

是提升校园形象,发展校园文化的一大尝试。

现在看来,效果很不错。

京都已经有好几家单位,想要接洽咱们的学生,进行更多的影视合作。

国内的青春类题材影片也因为咱们的这部作品,有了里程碑式的飞跃。这都是在座各位的功劳。

今后像此类尝试,我们要继续去做。

要给更多年轻的优秀的学生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华,为我们的影视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大领导定了主基调。

一群人也是赶忙附和。

会议内容到了石磊这。

徐胜说:“以后你要是有什么好的本子,学校这边都会大力支持。”

“怎么支持?”那些年的票房成绩噌噌往上涨,石磊知道学校很高兴。

趁着这个机会,他也想提点小要求。

“你说。”

“就这部片子的后续发展,学校肯定得支持吧。”话虽然说的很隐晦,但徐胜知道什么意思。

“放心,国外的我不确定。咱们内地对这一类青春片,还是感兴趣的。”

跟老徐把这个事情说完。

他人没走,反倒把陈思成的事拎了出来。

“你知不知道,就你看好的那小子,都快把咱们中戏搞得乌烟瘴气了。”

“啥情况啊徐老师?”

“就京东爱情故事的那个本子,他一口气筛了上百号演员还不满意。

而且他还把手伸到了隔壁北影去找人,甚至影响人家学生正常上课。

这个事北影捅到了咱们这。

幸亏是我负责赶紧压下去了,这要是让别的领导知道,不就麻烦了?”

徐老师告状,以为陈思成钻了牛角尖。

石磊也能理解。

毕竟他是这部片子的顾问。

万一片子还没播,就有很多丑闻,徐老师脸上肯定也挂不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