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每日的净利约一两白银,但那是因为,江姜用的是稀烂便宜的精盐和酱油。

江姜说,熬大骨汤时,应当放胡椒。然而黄金般贵的胡椒,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我们这种小面馆,就不应该有胡椒。故而改成放酱油。

“赚得不少嘛。”里长微微挑眉。

每日七百文的净利,这个数字令里长暗暗吃惊。难不成把对方的生意都抢过来了?怪不得逼她们熄业。

“要供江启读书,供江枝学绣活,还得置房置地……开销也很大的。老街的小面馆,承载着我们全家的生计。”孟氏道。

“江启的学业如何?”里长问。

“夫子说,像江启这般有天赋,还勤奋读书的学生,很难得。”提起江启,孟氏的眼里流露出欣慰。

母女俩负责赚钱,儿子负责读书,说不定,真能供出个秀才、举人。

江启长相英俊,性格稳重,有读书天赋,这孩子将来大有前途。况且,十一岁,不小了,明年就能参加科举考试了。

来日方长,帮助一个有能力、有前程的少年,不会有错的。自己的几个孙子,与江启同辈,不为自己,为孙子辈铺路,也是值得的。

“这事没那么容易。我得调查阳春面馆那家人的背景,是可以把他们往死里弄呢,还是只能保住你的面馆不停业,也或许帮不了你什么。”里长略加思索,缓缓地道。

“有劳您费心了,十分感谢。”孟氏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里长觉得有必要敲打一番。

“上次你们离开水江村时,我说过欢迎你们常回村看看,你们也答应了。然而不曾回来过。”里长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平时不来往,有事了就来找我,我可不乐意。”

“那是自然,往后逢年过节,都要来拜访您的。”孟氏诚恳地道。

这才像话,里长满意地点点头。

里长让大牛他们收村民的田税,每收一次,足够让亭长、里长、打手等,吃一年。以他的积蓄,别说买孟氏二十几亩田地,一百亩也买得起。

只是他的银子来得不那么光明正大,不好张扬。要不然,二进的院子盖得起,绫罗绸缎也穿得起。

确实不是钱的事,里长要的是来日方长,望守相助。

银子还是要的。里长说了一个数,并说明是给大牛那帮兄弟吃饭,以及亭长那边也要打点,他自己并没从中抽取好处费。

孟氏又是一番感谢,把银票递上去,中途不够的话,让里长言语一声,她即刻添上。

毕竟,比起全家人的人身安全,钱财乃身外之物。

里长客套地回:“勿谢。”

事情谈妥,孟氏起身道别。里长老伴估摸着孟氏没吃午食,给她拿了一包绿豆糕在路上吃,又拿了一块腊肉做为回礼。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