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一九四零年五月二十八日清晨。

世界格局的动荡与战火的阴影还在持续蔓延。

在近万公里外的欧洲,德意志的“闪电战”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比利时和荷兰相继投降,英法联军在欧洲大陆节节败退,法国政府内的悲观论调开始抬头,英国首相丘吉尔则在电台讲话中呼吁全国民众要“奋斗到底”,也由此拉开了不列颠空战的序幕。

各国报纸和广播纷纷报道这一系列剧变,或称之为“旧世界的崩塌,新时代的来临”,欧陆大地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与此同时,在东方的华夏战场,日军对重庆的战略轰炸也持续不断。浓重的硝烟和战火的气息,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弥漫于长江上空。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近这几轮空袭中,重庆的死伤数量大大减少,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

而这一切,全都是得益于之前重庆加固并扩建了全市各处的防空洞工程,尤其在山城独特的地形地势下,更是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防护奇效。

前几日,日军轰炸机群气势汹汹而来,扔下的数百枚航空炸弹,几乎是近些年来最大的一次空袭行动。

但对重庆造成的伤害,基本上只有财产上面的,一座座防空洞里民众安然无恙,甚至连周围街巷的损失都较此前大幅降低。

而极力促成这一切的真正幕后功臣,此刻正在一列隆隆作响的列车上,朝着自己的下一个目的地进发……

……

华夏腹地,洛阳。

这里虽未曾直面大规模战火,但也因前线吃紧而显得风声鹤唳。此时的洛阳火车站前,晨曦初现,一片忙碌景象。

奇异的是,今天的火车站广场,居然站满了当地军政要员。

从最基本的少校军衔,或是科长级别的官员,到职位显赫的少将、专员,乃至洛阳市长等,竟全都列队在此,显然是在等待什么人物的到来。

制服或便装,披风或礼帽,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月台边和出站口侧,形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偶尔有路过的百姓,看到这般排场也赶紧绕行,生怕无意中惹上什么麻烦。

队列中,有几名年轻的军官凑在一起,小声嘀咕着:“你说咱们这大清早地跑来这儿列队,究竟是为了迎谁啊?上头只说‘重庆来电要求’,让咱们要排场大点,不要怠慢,可却根本没告诉咱们到底是谁要来。”

另一人露出无奈的表情,用胳膊肘捅了捅同伴:“可不是嘛!要是单纯迎个人就算了,谁没个上级?可这次居然连市长都亲自站在这儿,而且还得我们每个人都准备‘礼物’。”

“你知道不,我上个月才给市长女儿过生日送了两千大洋,可把我这点老底掏空了!这又来一次,我都快卖裤子了!”

“嘘——小声点!让上面的人听见,小心要你小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