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心中给许安打下了一个批语:内怀狡诈。
许安听着马皇后的称赏,却有些惭愧。
“重八,按制后宫不得干政。”马皇后看向朱元璋,乃轻声说道,“但谋反之事重大,且不可扰动京城人心。我看许安聪慧睿智,或可勘破此案。”
“他自身尚有谋反嫌疑。”朱元璋轻声说道。
“此事我已问清楚。乃是樉儿与许安争夺花魁不成,怀恨在心,故此让那两个俘虏诬陷许安。”马皇后对红儿轻声说道,“去将秦王叫进来。”
“许安,这件事是樉儿的不对,我向你道歉。”
见到马皇后施礼,许安急忙侧身闪开。
她乃是长辈,他岂能受礼。
“皇后娘娘言重了。”
马皇后虽说仁德,但朱樉终归是她的儿子,能够代他道歉,已经算是她能够做到的极致了。
朱樉看着许安,心中仍有不服。但在马皇后的威压下,他只好上前赔礼:“我因一己之私,诬陷于你,特向你赔罪。”
马皇后接着说道:“我已命他闭门思过。你好生辅佐太子查办此案。”
许安上前说道:“小人定当尽心竭力。”
“我听说你要参加今年的科举,以你的才学,定然可以名列三甲。”马皇后开玩笑道,“到时候就可以跟皇帝要个官做了。”
许安心中暗自一笑。当朱元璋的官,是史上最危险的职业,时刻要战战兢兢,不知何时便会人头落地。
对他来说,倒是非常适合。
只可惜,到时候朱元璋未必肯给他个官做了。
许安和朱标几乎是被朱元璋赶出坤宁宫的。
当他们走出宫门,却见一人正在等着他们。
“老师,您为何驻留此处?天气寒冷,莫要冻坏了身体。”
“多谢太子殿下关心。”宋濂恭敬说道。
他随即看向许安,啧啧称奇:“想不到,能够写出那等诗词之人,如此年轻,可谓是曹植再世。”
“宋学士过奖。”
眼前之人,乃是一代文学大家。
许安曾经读过他的《送东阳马生序》,深为他的求学经历而敬佩。
后人评价他“文名家者,无过宋学士景濂、王待制子充”“国初一代文章之冠”。
“老夫平生无所好,唯好诗文,只可惜于诗词一道并无建树,深以为憾。许小友若闲暇时刻,可到老夫府上谈诗论文。”
“小子不过偶然抄来几首诗词,岂敢跟宋学士谈诗论文。”许安笑着看向宋濂,轻声说道,“况且小子还担着谋反的嫌疑,若去学士府上,岂不牵连到学士?”
宋濂闻言大笑起来:“此事小友无须担心。老夫面圣之前,已经见过皇后娘娘。此番小友能出的宫来,想必嫌疑已经洗刷干净了。”
“母后召见老师,所为何事?”
“太子殿下,皇后娘娘召见老臣,乃是为着许小友的事情。”宋濂随即将一个令牌交给许安,轻声说道,“我听说许小友自来京之后,便不曾读书,岂不是耽误了科举?今后可持此牌,往国子监读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