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别告诉我,你叔叔是宋应星!

宋应星!宋启智?

对,很有可能,若真是宋应星的子侄,那今天收获就太大了。

卢传廷如此心急的壮大自身,扩大地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想错过这个时代的各种大牛。

如果说这个年代中,有哪些足以照亮暗夜的星辰。

宋应星无疑是最最夺目的那颗!

尤其是对于急需改变世界的卢传廷而言。

他原本的打算等江南稳定后,派遣一支特种部队将宋应星给接来,因为关于宋应星的记载,最多只到明年。

就是说1646年之后,史册上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

稳定心神,不能再失了水准。

“敢问令叔是何人?”

宋启智答道。

“回老师的话,家叔名讳宋应星。”

果然是他,果然是他!

那这个徒弟咱就收定了,耶稣来了也拦不住我。

明代师徒关系可不是四百年后的那样,那是真当自己父亲侍奉的。

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做宋应星子侄的老师,睡觉都能笑醒!

尽力的稳定自己颤抖的声音。

“是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吗?”

“家叔是曾著有一本天工开物。”

“野议、论气、谈天也是令叔所著?”

宋启智没想到老师对他叔叔这么了解。当即恭敬的答道。

“是的。”

“令叔现在何地?”

“在老家奉新。”

“那你为何出现在此处。”

“外祖家在苏州。”

“宋应升是你何人?”

宋应升他都知道,老师真乃神人也,神色又恭敬了几分。

“正是家父。”

你爹就要死啦,你知不知道。

不过你今天遇到了小爷,他肯定是死不了了。

想到这不由开怀大笑,这个时代终于向他敞开了心扉。

做一件事,救一个人,小爷终究是个可以改变时代的男人。

“我欲请令叔出山,大力发展科学,你认为可行乎。”

“呃!回老师,家叔有些厌世,发誓只专心著书。”

卢传廷摆摆手,他可不是厌世,他只是讨厌清廷罢了。

“事不宜迟,今日便派人北上,启智兄可愿意跑一趟。”

宋启智拱手弯腰九十度,行的又是师生之礼。

“老师但有所命,学生敢有不从。”

说完即不起身,也不说话。

卢传廷一愣,谁说读书人呆板,这小子玩的就挺花。

从挎包里摸出一把强光手电筒。声音郑重。

“此乃为师给你的见面礼,愿你如这筒中之光,光彩照人,前途似锦。”

宋启智双手接过,恭敬的说道。

“谢老师!”

众人纷纷击掌以庆,场面立即变得热烈。

让大家继续饮宴,卢传廷带着宋启智离开了内堂。

因为他一刻都等不了了。

安排了两个班保护宋启智,带上必要的各种装备,走长江溯流北上,入鄱阳湖进赣江,一个月左右后才能到达奉新。

临走时,为了万无一失,从挎包中摸出半本一直在编写的化学基础教材。

为什么是半本呢。

并不是因为宋应星与半部‘梦溪笔谈’的故事。

而是因为只来得及编写出半本。

“此书是我编写的教材,若令叔不肯出山,你便将这个给他看。”

宋启智恭敬的接过。

“在路上你也要专心研读,等你回来为师要考校的。”

听说自己也可以看,宋启智激动的再度行礼。

“我汉家军取消了跪礼,只重务实高效,以后你不要学那些文士,拜来拜去的。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

“是,学生记住了。”

“将家里人能接来的都接来,特别是你的父亲。”

“可能明年我便要收复西直隶,到时候战乱频发,别被波及了。”

“去吧,一路上小心。听从黄参谋的安排。”

又对领队的黄毅叮嘱了一番。还给每个战士配发了十枚手榴弹。

步兵操典里早有投掷手榴弹的训练,只是还未到决战时刻,没有配发而已。

为什么选择黄毅带队,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敌后活动经验。

这是他的首徒,自然是极为重视。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宋应星。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可不是开玩笑的。

今日心情甚佳,沈楚真是给了他一个好大的惊喜。

相比于遇上两位能人,拿下小小的无锡城反而不值一提了。

回到内堂,众人还在继续,白炽的灯光让他们忘记了是白天还是黑夜。

觥筹交错间,酒已微醺。

让他们暂时的忘却了烦忧,恍惚间以为自己身处盛世。

只是后脑勺上吊着的金钱鼠尾显得有些刺目。

一青年手抱酒坛,通红的脸庞显示他已经喝了很多。

狂灌一口酒,仰天哈哈长笑。

声音高亢,众人皆被他吸引。

有三五好友指着他嘲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