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袁长青来访。

“报告少帅,黄军长已经拿下常州,申请派工作组去接手工作。”

“怎么这么快。”

“据常州战事的报告上说,常州只有五百驻军,拿下县衙就几乎拿下了全城。”

“哦!”

卢传廷最近头疼的便是这才成立的工作组!

都是些投靠过来的读书人。

一身的臭毛病。

理学被他们断章取义,整的乱七不糟不说。

阳明心学也不好好研究。

倒是把官场上勾心斗角的门道摸得门清。

活脱脱是些老油条。

还整天装个高深莫测的样子跟你谈什么利益,立场。

勿要与民争利。

不用吧,没有那么多识字的。

用吧,确实有些恶心人。

少数几个有点管理地方的能力。

大部分都是瞎扯淡。

整天‘经天纬地,纵横阖闾’。

坐而论道不说,还顽固不化。

好心教他们一些实干的本事。

反讥讽小爷我离经叛道。

一个个望之不似人子!

不过现在没有办法,一切都太紧了,来不及培养管理地方的人才。

“就暂时让常州自治吧,这样说不定还能寻到几个治理地方的干才。”

“毕竟,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袁长青继续汇报。

“还有江阴的三个作战小组集体请示下一步作战计划。”

江阴的战事告一段落,与其跟他们野战,不如暂时隐藏起来,战场打的就是出其不意。

啥都给人看到了那还打个屁的了。

常州已被攻下,第一阶段派出去的一千八百人除了秦阳一部不太理想外,基本都还顺利。

“张临玉部动向如何?”卢传廷问道。

“他们那条战线敌人很少,所以分成了十个作战小组各自防守,倒是没出现什么大动静。”

白佳山和张临玉率领的二连和三连。

其目的便是侦查和配合黄军长攻取常州。

如今战略意图已经实现。

常州已经拿下。

那么接下来?!

卢传廷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抓到了些什么。

常州虽靠近长江,但自古以来都没什么战略价值。

所以几乎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争。

本来就是拿来练练手的。

但是常州上游的镇江就不一样。

当年太祖皇帝与张士诚就曾反复争夺镇江,因为地理位置实在险要。

上可觊觎应天。

下可窥视苏锡常。

而且历史上几乎在江南的政权。

只要拿下了镇江,这条线往东就成了囊中之物了。

走到沙盘前,静静沉思。

参谋部二十几号人见少帅这副表情,全部变得雅雀无声。

因为这种情况下的少帅。

一般都是在憋大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卢传廷的眉头渐渐舒展,虽然有点冒险,但如果计划成功的话,很容易打开局面。

以冲锋枪的杀伤力,成功的把握很大。

一千对十万,优势在我。

“令。”

袁长青赶紧拿出纸笔记录。

“任命陆康为北路军统帅。”

“整合六连所属三个作战小组。”

“改编成汉家子弟兵第一军第二旅。”

“温良为第一旅代理旅长。”

“整军一千二百人即刻渡江,攻取浦口,和州。”

想了一会继续说道。

“江北的情况我们也不熟,让他遇事可随机应变。”

为什么江南这么一个大熔炉还没有搞定,却要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去江北作战呢。

这就玩的心理战了。

战争吗,统帅的心理素质是有很大关键的。

扬州之战‘史公史可法’败了之后。

清军连夜渡过镇江,弘光朝廷真的打不过吗?

当时‘多铎部’顶多三万。

再加个五万的仆从兵。

而‘江北四镇’加起来足足五十余万。

可是结果呢。

很多都是一箭未发便降了清。

被吓坏了,更被吓惨了。

黄得功死后,他的部下还剩下八万多。

全部跪在泥泞里一动都不动,任由清军纵马砍了几个来回,直到头颅堆不住四面垮塌方止。

余下不到六万全部投了降。

结果这投降的六万没几天就把‘铜陵’‘池州’给攻下了。

是完全没有战斗力吗。当然不是。

是吓破了胆。

还有现在攻打江阴的刘良佐,投降后战功赫赫,黄得功高杰全部死在他手里。

再过一个多月江阴二十万父老也大多死于他手。

不厉害吗?

当然不是!

所以北路军的作用,便是造成后路已经被切断的假象。

让他们去找福临小皇帝要兵要粮。

那你想福临敢不敢给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