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商人走出店铺,张汤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读书仅仅是代表有希望进入官僚阶层,却并非绝对能成。

如今汉室的大权主要掌握在外戚,勋贵,以及彻候手中,普通读书人想要出头得靠人引荐。

这就是著名的察举制。

察举制虽然给了普通人一条进身之阶,但执行的过程中却是弊病重重。

大汉当前掌权的高级官员大多是黄老派出身,崇尚无为而治。

级别越高的官员,就越不会举荐年轻人。

尤其是到了两千石这一级别,更是轻易不会随便举荐。

以至于汉室最近二十年,天子几乎年年都要催促地方官举荐贤才。

甚至于不惜下达任务指标,将之与官员的考绩捆绑起来。

即使如此,官僚们有时候宁肯被责罚,也不愿意举荐。

原因在于,此时,举荐者是要承担极大的道德风险还要赌自己的名声。

假如不是非常看好或者欣赏的人仰或天下扬名的人才,官员们,根本不想随便举荐。

万一,举荐的是个草包,又或者是个愣头青,捅了个窟窿,怎么办?

即使朝廷不追究,一个识人不明的名声也等于阻塞了自己的进身之路。

到了东汉末期,情况就愈发严重。

朝廷选拔人才的渠道完全被世家大族垄断了。

几乎完全断绝了寒门崛起的希望,因此被推翻统治也就不足为奇。

带着少许复杂的心情,张汤回到了太守府。

这一路的见闻带给了他巨大的冲击。

他需要缓一缓,理清头绪之后再去拜见这位充满神秘色彩的云中王。

大约半个时辰后,他得到了召见。

“草民张汤拜见大王!”

张汤从内史府辞职以后就是白身,所以自称草民。

不过,很难说他此举是不是在提醒着刘胜什么。

“卿一路辛苦了,原本应该让卿多休息几天再出来做事,可是孤身边实在缺人呐!”

刘胜情真意切的道。

这会他是真的缺人,却得用的人。

他想做的事情太多,奈何分身乏术,只能先搁置下来。

所以他来到云中之后,首要之事就是改进造纸术,发明印刷术,并大力兴办教育,为的就是培养适用的人才。

但这是长久之策,难以解一时之急。

“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张汤心中一荡,不由生出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卿初来驾到,暂时先任贼曹掾史,等熟悉完郡国的事物,孤再做安排!”

“喏!”

虽然不是最理想的职位,但也算不错。

贼曹掾史主盗贼事,专业算得对口。

“听说张卿出身法家,若是有什么师友,不妨邀请一二,孤另有任用。”

刘胜这时才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

PS:求鲜花,评价,打赏,和月票!!!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