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土地不是铁犁来翻耕……
哥萨克的土地是哥萨克的马蹄踏出,
光荣的土地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
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到处是孤儿,
滚滚的波涛是爹娘的眼泪。
这首诗,便是哥萨克的真实写照。
冯次奥的这篇《顿河流域农村调查报告》将顿河流域的农村状况写得相当的详实。
同时,在调查报告的最后,还给出了建议。
建议如何在顿河流域的农村做农民的工作。
因为顿河流域大多都是自耕农,基本日子都还可以过得去,所以这里的农民对于苏维埃革命的热情并不算太高。
甚至,他们还保持着一丝警惕:担心新生的苏维埃当局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但是,顿河流域的这些哥萨克农民又非常的重要。
只有抓住他们,让他们认可革命,成为苏维埃政权可以依靠的对象,那么,新生的苏盟才能变得更强大。
怎么在顿河流域做哥萨克农民的工作呢?
冯次奥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其一,迅速派出黨的优秀分子到农村地区建设基层组织。
其二,打击区域内的封建大地主,将其田地收归国有。同时,将其平均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
哥萨克中间,也是有不少的无地少地穷苦民众的。
这一部分人,必须得迅速团结在基层组织周围。这是农村革命可以依靠的对象。
其三,在各村成立互助组,派出农耕指导技术员,推广新的耕种办法推广优良种子,帮助农民加速农业机械化。从而实现增产增收。
对于自给自足的自耕农,要让他们成为革命的同路人和支持者。让其明白,布尔什维克要革的是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命。
而对于自耕农,也就是中农到富农这一块,主要以安抚为主。
只要把这些工作做扎实了,那么,广大农村地区就可以迅速巩固,并成为苏维埃当局的大后方。
如此以来,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就可以抓在國家的手里。
列寜导师认真地看着这篇《顿河流域农村调查报告》。
他的内心是欣喜的。
同时也是非常震撼的。
因为,冯次奥这篇文章,真的是太及时了啊!
苏盟毕竟是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他们对于國家治理,可谓是两眼一抹黑。
他们发轫于大城市的工人无产阶级中间。
一直是非常重视工人阶级的。
而且,他们搞的也一直是大城市的革命。
所以,他们对于农村的情况不了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