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京城就陷入了屯年货的节奏。

在这个时候,工厂为了让工人们能过个充裕的新年,

就决定提前放饷,也就是提前发这个月的工资。

领到工资的工人就显得格外的高兴。

他们会给自己的妻子,孩子,父母扯几块布,做几件新的衣服,过个高兴的年,

讨个好彩头!

一提到这个年代,很多人的理解会出现偏差。

其实在未来的大风暴之前,对于民间这种节日习俗,政府是不会多加理睬的。

甚至政府的公职人员,也会同家人参加一些仪式。

马华家今年的年货是由马华去置办的,花生瓜子以及糖的定量被他拿着副食本全部耗尽。

猪鸭鱼羊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华从空间中取出的。

在这个时候,不会有人会对马华的行为掣肘。

因为这座城市的人都是这样,甚至有的家庭觉得定量不够,就会想方设法去兑些需要的物资。

谁家得到的东西越多,其他人只会羡慕,不会嫉妒,这与往常是大不一样的。

冬天路滑,鲁鸽得格外注意自身安全事宜。

所以对于父母和岳家的礼物,是马华门拜访的。

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节日——春节。

一大早,马华与妻子还在被窝,就听到院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连绵不绝。

一个个穿着崭新棉袄的孩子们,丝毫不顾及母亲的叮嘱,和小伙伴们蹿下跳,把身弄得到处是泥点。

最后被父母拎着脖子打回家打一顿,乖乖将收到的红包交于母亲保管才算结束!

马华顺势起来,将妻子露出的胳膊塞到被子里面。

今天是农历新年,本来应该是马华带着鲁鸽回父母那的。

但马母考虑到儿媳妇身子不方便,随即提出他们来马华这里吃顿饭,避免让鲁鸽长途跋涉!

所以马华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安排这些各类肉食。

与马华有相同选择的人不在少数。

随着时间的消逝,大院里被一道道的香气所笼罩,

各家饭菜的味道相互交织在一起,久久无法散去。

就连阎阜贵都割了两斤肉,包了顿饺子。

关系好的领居商量着凑到一块儿,拿出自家的食材汇到一起,共同过这个新年!

极具代表性的家庭就是易中海家,聋老太太和贾家,

这三家就选择一起吃饭。

马华还没将这些东西处理好,马父马母以及马强夫妇就过来了。

此时鲁鸽正坐在凳子看着丈夫忙活。

马母一见到鲁鸽,就扶着她坐下,左看看右看看,脸的笑容根本无法抑制。

就连马父那么不苟言笑的人,此刻的脸更是凑成一团,眼睛眯成一条缝。

虽然大儿子马强在夏天和对象成婚,但直到现在还没动静。

然而马父马母却一点都不着急。

一是时间还不算太长,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二是手握现在,就等马华的孩子出生。

用马华的话说:

“这两位现在是‘脚踏现在,展望未来’!”

马华见状,笑着对马强说:

“今天就让我们男的给她们做顿饭,也让她们尝下我们的手艺!”

马强闻言摆手道:

“我这在家里,吃的不是妈做的,就是媳妇做的,哪里有这手艺。”

马父也在一旁点头。

马华也不在意,向马父建议道:

“爸,你就指挥我们两个;

我作为主力,负责把食材做熟;我哥负责洗菜生火。”

马父一看自己不用负责具体的事务,也乐得如此,自然答应。

至于马强,当马父答应时,他的意见就变得不再重要!

家里的三位女眷,又不用她们动手,自然乐得清闲,坐等饭菜桌。

三人进了厨房,看见琳琅满目的东西,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左边地放着卤好的猪头肉,猪耳朵等熟食。

这是马华在空间里做好的,毕竟这类东西需要的调料多,即使在当前情况下依然容易引人注意。

所以卤好的话,只要自家不说,就没人知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