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写得不错,不过从赵干事嘴里念出来咋听都别扭,就好像故意来恶心大家的。
王满银感觉牙齿直发麻,刚搬起的石头差点脱手。
旁边的王延强也撇了撇嘴,低声道:“这个白鸡屎,净整这些毬没用的。刚才哑炮就应该让他排……”
黄土高原的农作物种植和北方大部分地区一样,一般两年三熟。收了麦子、豌豆、油菜后,再种上糜子、荞面、玉米等秋季农作物。所以有俗语叫“糜黄种麦,麦黄种糜”。
另外,一般生产队还会预留些春地。
等天气暖和的时候,种上豆类、红薯、洋芋什么的。
罐子村二队有五十几户,男女劳力一百多口。
现在春耕备播已经开始,除了工地上留有几十号人外,剩余劳力都被派到农田里忙乎。所以二队现在几乎看不到闲人,倒让赵建海的行为显得特别耀眼。
他富有感情的一首诗读完,大家该干啥干啥,一个鼓掌的都没有。
赵建海讪讪放下纸,又装模作样找王连顺问了几句工程的问题,才灰溜溜离开。
两车石头卸完,差不多也到吃饭的时间。
王寿长早带着村里几个婆姨,挑着荆条筐和木桶来到工地上。
中午洋芋炖大雁,外加玉米窝窝。
一只大雁剁吧剁吧最多六七肉,工地几十号人,一个人能分几块已经相当不错了。
倒是玉米窝窝管够……王连顺安排了四个妇女从早上就开始忙乎,足足蒸了五大荆条筐。
王满银采了半天石头,早饥肠咕咕了。
等盛好了饭菜,他用筷子串了四个玉米窝窝,一屁股坐在黄土地上吃起来。
夹了一块大雁肉放嘴里,齁咸!
这其中自然有他的功劳。
没办法,王满银第一次做风干大雁,没什么经验。害怕把肉做坏,只能往里边多加盐。
不过大家干的都是体力活,吃咸点也好,不然没有劲。
下午休息一个小时,王延强又带着几人去村后放炮炸石。
这次没出现啥意外,六个雷管全部响了。
***
早上王满银刚到工地,正准备找王延强报道呢,就被王连顺给叫到旁边。
“满银,我找知青们借了几张肉票。你在供销社认识人,能不能给咱们二队整点肉。
就剩一个大雁了,明天最多能吃一天。”
这年头,如果没有关系,拿着肉票也不一定能买得到肉。
除了逢年过节外,食品站一般每天杀一头猪。
现在人们养猪舍不得喂饲料,猪都比较瘦。
看着长挺大的骨架子,却是个屎包肚子,根本杀不出来肉。一斤毛猪一般能出六两半肉已经算好的。
一头一百五十斤的猪,最多能出百斤肉。
公社那么多家单位,每家都要留下一定的“内部份额”。随便算一下,半头猪就分没了。
能拿到食品站窗口对外出售的,有四五十斤就很不错了。
石圪节公社下边有十几个村子,每个村子几百号人。算下来,每个村子每天能分到二斤肉。
具体到个人头上,连一钱肉都没有。
这还没算各村的知青们……他们手里都分有肉票,自然不会浪费了。
所以如果有哪家人想买肉,都会早早去食品站排队。稍微晚一点,连骨头渣子都见不到。
不过……这只是针对一般人。
“连顺叔,肉肯定能弄来,恐怕弄得不多。”王满银迟疑了一下回答。他找郭朝旺说一声,肯定能批到几斤肉。
这场打土坝大会战最少需要两个月,几斤肉根本是杯水车薪。
倒是自己空间养的那头肥猪,三个多月长有一百多斤,差不多能杀了。
当然,王满银没打算拿出来做贡献。
自己一次弄回这么多肉,根本没办法说清楚来源。推说从食品站弄来的也不行……人家只要打听一下,立刻就能觉察到异常。
还是稍后杀了猪自家慢慢吃。
“那这样,你先多少买一些,其余我再想想办法。不行找几个人去东拉河里捞鱼。那些小鱼刺儿虽然多,但也能让劳力们对付一口。干这么重的活儿,没肉真不行……”
王连顺愁的直挠头皮。
“连顺叔,我想到一个方法。”王满银突然眼睛一亮。
“啥方法,快说?”
“打狼!前几天我带着知青们去狼窝山砍柴,看到崖沟里有狼!”
“这能行吗?狼又不是死东西,一直在那里呆着。再说就算找到狼窝也不行呀,这东西能精能精的,看到人早跑了,哪里给你机会打!”王连顺迟疑了一下,反问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