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面无表情的看着一言不发的朱允熥。

脸上浮现出了自信的微笑。

他对这样的结果早有所预料。

事情完全按照他所想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只要朱允熥还不说话,就可趁机好好的说教说教。

然后让他浪子回头。

刘三吾已经在心里把这些步骤全都计划好。

至于刚才的问题,也不是他灵光一闪。

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去年,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

又给禁海令焊上了一层很牢固的枷锁。

刘三吾问这个,也很合理。

怎么回答,如何回答,在他看来很简单。

朱允炆听到这个问题后,陷入了思考。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他就想好了要怎么回答。

他刚才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皇爷爷颁布过的所有禁海令。

在他看来,皇爷爷就是要彻底的断绝海上贸易。

朱允炆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不仅可以防止民间走私,防止商人做大做强。

还能防止来自海上的危险,张士诚的残部,倭寇等等。

可谓是一劳永逸!

在朱允炆看来,这个问题实在是过于简单。

朱允熥但凡是多看看书也能够知道怎么回答。

可朱允熥平时看书吗?

朱允炆是没看到过!

方孝孺等人也在脑海中把自己的想法过了一遍。

朱元璋、朱标、解开、解缙也在心里打好了草稿。

甚至于大本堂内,那些稍微认真一点的皇子皇孙也都明白应该怎么回答。

毕竟,正确答案就摆在面前。

可朱允熥这种平时压根就不关心这种事,只想着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知道吗?

所有人再一次将目光看向了朱允熥。

让他们意外的是。

朱允熥的脸上的表情不是不知所措。

而是平静,非常的平静。

就好像对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一般。

“三爷要是想不出来怎么回答,在下可以教导你。”

“只不过三爷要答应在下一个条件。”

“日后在课堂上好好听先生们讲课,可好?”

刘三吾面带笑容,淡淡的问道。

“刘夫子不必这般。”

“我知道你是为了咱好。”

“刚才我也想明白了要怎么回答。”

“只是我也想让刘夫子答应一个条件。”

“我回答上来后,日后便不再来大本堂上课了可好?”

朱允熥笑着反问了一句。

他实在是受够了这种每天白白浪费好几个时辰的日子。

有这些时间,他做点什么事情不好?

完善一下计划他不香吗?

刘三吾倒是没想到朱允熥竟然会这么胆大,面容严肃的说道:“只要三爷通过了咱的考校。”

“就代表了三爷的学识已经很渊博,自然不必再来大本堂。”

他这话就有些赖皮了。

看似是答应。

其实,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好!”

朱允熥也没有多计较。

那他今天就好好的说一说。

让在场的这些人都听听,什么叫做语不惊人死不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