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纸上的四十来字,贾璎脑海里率先涌现而出的就是朱熹对其的传注,意思说皇帝出巡,是为了指导百姓耕收,各方的诸侯,你们都要效仿,而不能随意的出游,滋扰百姓。
由此注解确定题意,贾璎心中思忖着破题之处,无非是从皇帝说榜样,从诸侯言遵从,从百姓谈感谢。
长题破题无碍,接下来只用从三中选一,再作答,贾璎也就不再继续往下。准备先做道短题来活跃头脑,调整到自己的最好状态。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看着短题,贾璎再次思考起来,这句话中,崇德是目的,忠信是内在要求,徙义是外在行事,破题应该要从内外相合谈起。
想到这里,贾璎重新取出一张草稿纸,摊平在案,用毛笔轻压墨汁,写下一句「实其心而宜其事,此所以崇德也」
写完破题,下面的承题起讲、入题起股,更是如行云流水,丝毫不见停滞。
时间慢慢流逝,贾璎越写越觉得思路清晰,等一篇文章写完,那英挺的鼻梁两侧已经是微微渗出汗液,但那双眼睛却还是炯炯有神,没有半点疲倦之色,反倒显得神采奕奕。
此时还不到停歇的时候,依旧如县试那般,再次对文章细细检查数遍,确定遣词造句,韵脚韵律均无缺漏之处,最后默读一遍,方才认真誊写在试卷之上。
等誊写完毕,贾璎抬头望去,发现时间已经快近中午,又感觉到肚子传来的饥饿饿,便将试卷和草稿纸小心收到一旁,舒展一下有些酸累的筋骨,准备等午饭后再继续作答。
将就着吃完食盒中已经冷掉发硬的火烧,贾璎坐在椅上,双手抱着水壶,小口喝了起来,顺便打量考场。
突然,「咚」地一声巨响,把所有考生都吓得一个激灵,之后便听到那陈府尹冷声喝道:“叉出去,杖二十,剥夺生员功名!”
顿时身后两个如狼似虎的兵丁冲上去,把那人从座位上提将出来,拖在地上,往后院而去。
“冤枉啊,大人!我真的是夏福海!……”
“聒噪!干扰考场秩序,再加十杖!还不把他的嘴堵上!”陈府尹怒斥道。
“是!”
听到陈府尹怒斥,那兵丁立即从怀里拿出一条泛着油光,黑腻腻的破烂布条,用力塞进那人嘴里,随后几声闷声呕吐后,就被拖带出去。
而听到「生员功名」,众考生也都明白,这应该是替考的生员被府尹大人抓了出来,纷纷好奇地起身,扭头张望起来。
“肃静!”
陈府尹的一声厉喝,让整个考场恢复安宁,考生们缩了缩脖子,都是乖巧坐回原位。
一番插曲过后,贾璎用抹布把桌子擦拭一遍,将那收好的试卷重新铺开,继续作答。
贾璎作答的速度只能说一般,一部分早已经做完的考生,只是在等待交卷时间。
便听午时的梆子声刚刚响起,考场各处都有考生起身交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