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庸感觉内心一阵的悲怆,一股难以述说的苦涩涌喉头。

那是一种发自灵魂颤抖的情感。

考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哪位考生写出这等悲怆的东西?

张庸直接灵魂离体,跨越无数云河,来到考场。

倚在皎月旁,黑云边。

看向了陈凡坐在的号舍。

想不到,竟然会是陈凡。

张庸震惊,他没想到会是陈凡。虽然陈凡偶然写下的两句诗词都很好。

但是那毕竟是包含积极向的情感。

很符合陈凡落榜十年的心境。

可现在陈凡竟然还写出了如此催人泪下的诗词。

他才十八岁,就有了这番经历。

换做一般人,早就沉沦了。

而陈凡还能东山再起。

心性已经远远超过他了。

让我看看陈凡到底写的什么?

张庸的灵魂直接来到陈凡面前,摊在桌的考卷被他一览无余。

四书五经圣训的内容一字不差,而且字体筋骨有力,可见其功。

接着,张庸又仔细的从到下看了陈凡写的四书文。

这个题目也是他出的,是想要向广大的学子请教富民之策。

他其实也知道富民的方法。

天下财富,出自土地,百姓有了土地,自然不愁吃穿。

但世家豪族皇族侵占土地已经是数百年下来的积弊了。

更别说那些世家背后还站着一个个的该死不死的圣人世家。

面都是圣渝,其实全特码是生意。

当然,这其中的水太深,远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两榜进士能够掺和的。

陈凡的师父柳忘就是这种例子,还不是触及最核心的土地问题。

只是发表了一些和圣人说的不同的言论,想要做一些管边,就从高高在的……到了这个地步。

所以,他也只能求助于广大学子。

三个臭皮匠顶个半圣诸葛亮,集思广益,才是最好的。

【民饥,既在岁出,亦在入。】

【出者,国税收而用之民,入者,土地产出矣。】

【然天下土地有尽,而人数日增,欲增其产,先利其器。】

……

初看陈凡的四书文,感觉不到任何的优势,平平常常。

但是一路看下去,张庸是大为吃惊。

陈凡的言论直指核心,却隐而不发。

他明明已经看透了富民的最根本问题,却不直接指出。

而是饶了许多圈子,可见其足够圆滑。

若文章仅仅如此也就罢了,一个乙都得不到。

关键陈凡给出了一条不动世家的方法。

曲辕犁。

陈凡给出了解释。

曲辕犁能够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的消耗,极大的提高农耕的效率,而且造价也不贵,足够让每个百姓家里都拥有。

关键的是,曲辕犁只需要一头牛就可以犁田了,比以前节省了一倍。

宋国还有许多荒地没有开发,就是因为牛的数量太少。

世家豪门也不会去,他们只喜欢摘桃子。

若是将这种技术传播出去,一定能够极大的造福宋国不,是整个圣贤大陆的百姓。

张庸很喜欢这篇四书文。

但改卷的不止他一人。

有些酸儒就喜欢看一些歌功颂德的讨好文章,不讲实用性。

好在陈凡也注重了这一点。

实用性,美学性等都把握的很好,不出意外,甲就是板钉钉。

柳老头啊,你还真是教出来一个好徒弟啊。

张庸感叹不已,柳老头大起大落如此,到了人老,还能有个如此出色的学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