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国自上而下,除位于天邑、由国子监辖属的“辟雍院”外,各道、郡地方也都建有自辖的书院,如王钺所在的泊南道高阳郡便有“泊南道院”与“高阳郡院”,也简称为“泊南院”、“高阳院”。
张煜毕竟年事已高,一大段话说完猛地咳嗽了数声,呼吸急喘不定。王钺见状赶忙进屋内寻了茶壶出来,又倒了一杯水双手递上。
张煜饮水后好了许多,继续指点:“呵呵,在世人的想象中,登仙访道、访道登仙,那自然是要受仙师点化才行。却不知晓,自宛朝来,这普天下的术使倒是有十之三四出自于书院,到了本朝更是有了‘三院两晋’的说法……”
“三院两晋?”
“正是。依本朝学制,学子应先入郡院,考过郡里的秋试后,成绩优异者再入道院进修;入道院届满一年者,可参与道里的秋试,其中翘楚又可入天邑辟雍院进修。”
“而这辟雍院,呵呵,这辟雍院内的学子只要不出大的纰漏,基本尽可获得箓试资格,是以考入辟雍院也被称为‘小登天’。此乃‘三院两晋’的登天正途,也是寒门学子的唯一机会,但前提是……”
难得有这种知识下乡的机会,王钺正竖起两只耳朵用心记,却听煜翁话头一转,问道:“钺哥儿今年多大啦?”
王钺有次与村里的嬷嬷聊天,曾旁敲侧击地了解过自己的身世,听到张煜如此一问,心中一突,但还是老实回道:“回煜翁,我是开乾六年六月生,眼下十七岁出头。”
老人笑道:“那老头子我就没算错,你若是想入郡院,恐怕是来不及喽。钺哥儿你聪明,不如猜猜为何?”
“来不及……”
王钺小声重复着张煜的话,习惯性的右手握拳,抵住鼻尖。
“书院……三院两晋……箓试……箓试……”想到此处,他啪的一下将右拳砸在大腿上,“莫非是‘年二九、以箓试之?’”
张煜越看王钺越满意,捋须道:“不错,箓试形制虽然随天下大势变换,但二九之例却千年不易。年过十八者,即便是天纵之才,也入不得两界关门。
你今年已过十七,若是入了郡院,算你天生术使苗子,一年入道院、再一年升辟雍,最快也要两年方可参加箓试,却是正好过了年纪。”
说完,张煜有意停了片刻,见王钺脸上虽有急意,但却腰背挺直,行正坐端,双眼看向自己,丝毫没有自怨自艾。
他哪知道这是王钺自恃系统傍身,大不了“道不通,乘桴浮于海”,所以不忧患得失。只道是王钺宠辱不惊,心中愈加赞许:“但事有例外……”
“来了……”王钺双拳微握,倾耳细听。
“但事有例外。前朝末年,北方妖族祸乱中原,天下板荡、生民沦为羊彘。
为免此种惨祸再现,为擢补术道人才,自本朝起,若道院秋试前三甲中恰有年届十八之人,则不需再入辟雍,可由道院直接送上两界关参加箓试。只不过百年来罕有此例,是以这条鲜有人知晓。”
煜翁说完,端起茶杯仔细品茶,似乎是专门给王钺留点时间思考。
秋风扫过院外的竹林,竹叶发出一阵哗啦哗啦的声响,天上一大一小两个月亮,映得竹影摇曳。
如此密辛,王钺实无来处打听,听到此处,他也不得不惊异张煜见识之广:“煜翁,您老到底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