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翻到第二页,看到纸面上画着草图,配有文字。

详细解释了什么是三三战术,更有面对不同情况下,战术阵型的变化。

一时间看得有些入迷,竟然忘记了发声。

这可急坏了一旁的李云龙,他凑到灯光下面,跟赵刚的脑袋挤在了一起,看了起来。

李云龙虽然认字不多,经常接触文件,常见的字还是明白是什么意思。

加上他这个人看图天赋极高,马上就看明白了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

他李云龙泥腿子一个,吃百家饭长大,能当上团长,那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

一个人时常私下里琢磨怎么打仗,如何才能把仗打好。

看到图纸如获至宝,一把从赵刚手里抢过图纸,好东西必须要留在自己的手里,这东西可比婆娘要紧多了。

这一下子,就惊醒了沉思中的赵刚,可一看李云龙如饥似渴的模样,顾不上责怪,只有哭笑不得。

“充分糅合了己方火力,发扬了长处,收缩了自身的短处。

可以随时将攻击集中到一个点上,遇到变化也可以散开避免伤亡。”

李云龙喃喃自语的声音充斥着整个房间,这让杨牧不禁想到曾经在网络上看到的林帅对于战术的用法。

讲究“一个点两个面”!

将火力集中到一个面,另外两面进行协同攻击,或者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可以安排更多的面进行攻击。

正面形成一个点,将力量集中到点上,击溃敌人的阵型。其他迂回攻击面,配合攻击。

自己寻找战机,根据现场态势,如有必要,佯攻变主攻,击穿敌人,其他攻击面顺势跟进。

其中阵型的变幻,十分灵活。

这就需要一批军事素养较好的基层干部,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能够清晰洞明敌我态势,做出正确的决断。

李云龙、赵刚和杨牧三个人在昏暗的油灯下,讨论写在纸张上的内容。

对于杨牧能够想到这些东西,并整理成条理性的文件,李云龙和赵刚心底悄然升起了一丝丝佩服。

这种战术思维一旦在军中形成,可以说会让部队攻击效率大幅度上升,战斗伤亡大幅度下降。

第二天。

李云龙一声令下,从独立团一千多号人当中选拔出十五个人。

这十五个人,就是加强连的班底。

杨牧把这十五人叫道面前,开始讲话。

“各位都是从咱独立团百里挑一选出来有能力的人!

你们当中,有的人身手好,有的人枪法好,有的人投弹投的又准又远,有的人藏的好,有的人炮打得准等等!

从现在开始,你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加强连的班长,我魏大勇魏和尚,就是你们的连长。

你们可能知道我魏和尚名号的,心里肯定有不服的,老子在独立团待的时间比他魏和尚久的多,凭什么他一个花和尚当连长,老子只能当他手下的班长!”

“哈哈哈……!”

杨牧看着站成一排的十五个人,有人哈哈大笑,有人沉默不语,有人眼中情绪明显不服。

一切都在杨牧的意料之中。

“现在,你们有机会向我挑战,只要谁能在枪法和身手上,任意一项赢过我,我这个连长就让给他。

团长那里我去说,这说明你们能力比我强,团长不会不同意!

有没有人敢站出来?!”

“你说团长会同意,团长就一定会同意,你又不是政委!”有人明显不信。

杨牧一看这个战士是团里出了名能打的,叫彭程。据说祖上一直干着押镖的行当,祖传镖师,手脚功夫很有一套。

杨牧心中暗喜,新官上任三把火,杀鸡儆猴,这不有鸡了!

没人服气你,这样是没法当领导的。

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

“我李云龙说团长一定会同意,这下彭程你小子总信你们连长说的话了吧!”

原来是李云龙不放心杨牧,不知道他能不能镇得住这帮骄兵,特意躲在一旁观看。

彭程见到李云龙到场,也没有紧张的情绪,听到他这个团长的亲口允诺,兴奋之色更加显著。

向前一步脱离了列队。

“报告连长,我彭程要向你挑战!”

杨牧看着他笑道:

“你要向我挑战什么项目?”

“当然是手脚功夫上见真章!”彭程脱口而出,毫不犹豫。

二人对面而立,杨牧全身松松垮垮,站在那里不动。

彭程在他身边不断的游走,寻找破绽进攻。

杨牧这个样子,让彭程心里更加不爽,对阵不做准备,是有信心还是自大呢!

不管是哪种情况,见了真章一切就全部暴露了。

按捺不住的彭程率先出手,游走与攻击转换就在刹那之间。

掌化手刀攻向杨牧的脖颈处,这是徒手攻击的优先选项。是大脑与身体连接的唯一通道,后有脑干,前有咽喉。

一旦攻击得逞,会给对手带来难以控制的生理上强烈的反应,不是重伤就是昏迷。只要不是扭断脖子,倒也无甚性命之忧。

眼看彭程的手掌劈来,杨牧身体向后大幅度倾斜,脚下却像生出了根须牢牢扎在地上,让身体倾斜不倒。

毫厘之差,躲过了彭程手掌的袭击。

彭程只觉得就差那么一丢丢,就能够到对手,就差那么一丢丢就可以建功。

也因为这一丢丢之差,使得劲道充盈的劈山掌无功而返。

杨牧连出手都没有,身体就像一个不倒翁似的,自动复原竖起。

彭程看到杨牧下盘如此柔韧牢固,就知道这没有十年苦功,是难以达到这样的程度。

随即收起了心中的轻视,第一次心里面承认杨牧不可小觑。

都说闻名不如见面,交手一招片刻功夫,只是试探。

旁人看得是热闹,内行看得是门道。

彭程虽在内心将杨牧上升了一个高度,但对于杨牧没有出手的举动,心里又有较劲的想法。

大家同样都有手脚功夫,你就是再厉害,我也不能窝囊的连逼你出手的资格都没有。

随即调整一下自身劲势,再次朝杨牧出手。

彭程心知要逼迫杨牧出手,就先破掉他扎根似的下盘。最小的预期,就是能够让他双脚移动。

没有一颗树的根须是可以移动的,树只能待在一个地方,不会跑路。

一旦杨牧的双脚开始移动,就打破了牢固的根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