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意思是我大军驻扎在上思州,背靠建武节度邕州城,且距离边境还有段距离,撤退进攻都是比较便利的……”
满汉京城皇宫蓬莱阁后店中,刘焕笑着指地图上的一点说道:“而朕的目标,咋就是静海节度沿海的陆州,攻下陆州之后,大军西进,在以迅猛之势攻下武安州,继而兵进交州,收复静海节度。”
几位将军相视一眼,随后思索片刻,王国章便提出异议,“启禀陛下,”我大军为何不从思明州出发,直接插入叛军核心,占领小城汤州,随后直接南下,以迅雷之势拿下叛军国都?”
对于王国章的异议皇帝陛下也早已经意料到了,“的确如此,按照这个法子来,我大军可以在数日之内便兵临古螺城下 ,可一旦如此, 我大军便陷入被四面包夹的境地,毫无退路可言。”
刘焕叹气一声,因为先前向吴昌吉打听过叛贼杨三哥的军力,所以才会如此小心谨慎,按照这位世子殿下的说法,杨三哥如今手上足足有四万兵马,且还没有算上地方驻军。
光这军队的数量就足以让刘焕咋舌,先前高州刺史李廷忠和宁远节度使贺章二人,可谓是帝国之内权柄煊赫的两位地方大佬,但即便如此,他二人造反也只是纠结了四万兵马而已。
如此便可想象杨三哥实力有多么的恐怖,毕竟先前的越南吴朝,就已经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独立国家,再加上这些年吴氏的积累,绝不容刘焕这位广明皇帝小觑。
因此自己只能小心谨慎,缓缓而图,一步步稳扎稳打,慢慢蚕食越南吴朝的疆域,而这万安州则是最好的选择,一则西靠大海,二则与南汉接壤,再者,乃是远离杨三哥的布防中心。
这样既可以打乱杨三哥先前的一切部署,还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军队伤亡人数以及体力的消耗,这对长途跋涉远征来说,意义极为重要。
王国章听完皇帝陛下的分析,良久之后点点头,表示认同下来,而一旁的江豪申和赵光济也是没有什么异议,刘焕便呵呵一笑,带着众人走出书房,来到前殿之中。
“如今我大汉两面作战,国内必然会有些许乱象,这就希望赵将军能在朕离京之后快速把锦衣卫部署妥当,监察四方,探听查报……”
123点头应是,几人最后又商谈了一下其他相关事宜,便行礼之后离开蓬莱阁,出皇宫各自办事去了。
刘焕等众人走后,放松身子软坐在靠椅上,双眸紧闭,继续思索着其于细枝末节。
关于杨三哥此人刘焕自然并不熟悉,甚至就连越南吴朝的正统国主,如今来静海节度使大人都不太清楚,此人乃是吴朝开国国主吴权的妻弟。
在吴权死后,便将吴昌吉托孤给杨三哥,却没想到仅仅过去一年多,杨三哥就以外戚的身份独掌大权,随后篡得国主之位。
吴氏基业,毁于一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