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放表情郑重地看着万先生,“先生大才,必可有用。”
万先生苦笑一声,“但愿如此。”
牧放在皇宫之内好吃好喝、乐不思蜀的时候,真玄先生还屡次过来耀武扬威。简直像是好容易得恩宠的后妃,来和曾经的宠妃炫耀来了。
“呸呸呸,”牧放拍了拍嘴,“我才不是皇帝老儿的妃子。”
真玄先生得意洋洋:“稍许时候我就要将神丹进献给陛下,到时候嘉奖落定,你就该以王爷称呼贫道了。”
串门的走了,牧放和床上的小灰对视一眼。
……妒忌!
上菜!吃肉!
把小气’皇帝吃垮!
结果下午就听说真玄先生,这个未来的王爷被砍掉了脑袋,悬挂在刑场之上。
牧放废了好半天的劲、串了好多道士的门才终于打听到真玄先生因何而死。原是真玄先生呈献上去的丹药有一位名“秋石”,据说食之可生发阳气,一夜百次,强身长寿。
皇帝大喜。这时候真王爷神霄真人告诉了皇帝,此秋石原是用童子小便熬炼制成,徒有“秋石”这好名字。
于是昌意怒不可遏,直接命侍卫砍掉了真玄先生的脑袋。
牧放猜测,皇帝竟然这么生气,肯定是已经吃过了“秋石”。
嗯……“嘿嘿嘿,”他幸灾乐祸,“皇帝老儿,叫你小气,遭报应了吧,喝尿了吧。”
不过一想到之后看不见真玄先生趾高气扬的脸,牧放顿时可惜地觉得从此少了很多趣味。
自从前几代皇帝迷恋道教仙术以来,方士道人要么被皇帝追捧,饱享荣华富贵;要么便死于非命,转眼变成阶下鬼。
看来真玄先生没那么好命。
没了真玄先生,牧放闲得无聊溜达到皇帝寝宫前的时候也被召见过一回。
昌意心想,这道士有些真本事,姑且再给他一次机会。
牧放进来之后,语重心长地和皇帝讲睡前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狗……啊不,从前有一位圣人。”
昌意来了兴趣,“圣人如何?可是修行得道,而后成圣?”
牧放说:“圣人不求仙,不饵药,孜孜为民,辛勤求政,被记载入史书,名流千古,永垂不朽,于是成圣。”
昌意:“……滚出去!”
牧放麻溜地滚出去了。临走前还给皇帝施了个小法术,让他今晚梦见因为自己痴迷长生之道而国家覆灭。
想到小气’皇帝今晚会噩梦连连,牧放搂着暖呼呼的小灰睡得格外香。
结果早晨起来听宫人说皇帝昨天晚上梦见真仙降临。真仙降灵托梦,嘱托皇帝“四海升平,圣寿无疆”;并降一天符置于祭坛之上,需于正午时刻取出。
宫人纷纷向皇帝道贺,一时间皇宫之内简直热闹极了。
牧放:……昌意皇帝,你个撒谎精!
你梦见的明明不是这个!
皇帝一有要事,礼部赶紧拟了乐章出来。正午的时候,以昌意皇帝为首的百官都聚集在祭坛周围。
牧放也带了小灰去凑热闹。
百官道贺,热闹非凡。正午时分刚到,便有宫人呈上了天地人三畜祭祀。
牧放看着几位道士王爷换好了道袍,行祭天仪式。
甘霖从王爷宽大的衣袍里挥出,洒落在中央的昌意皇帝身上。众官神情肃穆,等待着仙旨降临。
忽而,那道士王爷捧了一卷明黄色的卷轴出来,“扑”地跪地,朝着天地碑叩首,一边高喊着:
“天符下降!天符下降啊!”
百官惊愕,连忙跪拜。人群潮水一样纷纷俯身扑倒,整个祭坛从四方都响起高呼之声。
“天符下降,祐我大齐!”
“天符下降,祐我大齐!”
道士王爷表情崇敬地把“天符”呈给昌意皇帝。昌意皇帝对着“天符”俯拜一下,又转身将它呈给一旁年迈而发须皆白的国师。
——大齐的国师其实并非是道士,而是昌意皇帝从全国搜寻了最年迈的老者担任,意为大齐国祚绵长。
发须尽白的国师手指颤抖,慢慢地打开了卷轴。
站在高台之上,面对着满朝文武,昭告向皇城内外的天下百姓,缓缓读出上面的字。
“……汝,崇道奉吾,育民广福。”
文武百官静候天命,整个彭城安静不已。
“……锡尔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
“国祚延永,寿历遐岁——”
国祚延永,寿历遐岁——
*
既得天符,皇帝车驾便备好,昌意准备去到天宝观进行为大齐三天两夜的祈福。
牧放感觉自己仿佛看完了一出耍猴,十分不明白皇帝劳心费力弄这一出,这样自导自演到底能够有什么安慰。
就在这时候,天道突然尖叫出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