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京城街上,行人不多,道路两旁大多是早上出摊的商贩们。

他们每个人都紧盯着手里的活,力图在京城“睡醒”之前将一切准备好。为了不分神,有些妇人甚至将还未睡醒的幼童放进竹篮里,然后连孩带篮安置在摊位旁以便照顾。

在这条既忙碌而又安静的街道上,陡然传来一声高喝。

“吁!”

这声音实在是太过格格不入,引得人们纷纷抬头查看。

这是怎么了?

苏嫣掀起一角帘子,好奇地向外看去。

一名骑着高头大马、头戴斗笠的玄衣男子,正紧紧扯住马缰,想要避开正在路中央的小男孩,但马儿却在此时焦躁起来,不停地嘶鸣。

就当马儿将要踢到小男孩时,不知从哪个角落窜出了一名书生,迅速将男孩抱在怀中向旁边一滚,险险避开了马蹄。

玄衣男子费了些功夫制住惊马后,立即翻身下马,去察看他们二人的情况。

小男孩在书生怀中微微颤抖,双手紧紧地护着几包药,看上去没有外伤,只是受到了惊吓。

与小男孩相反,书生的状况很是狼狈,一袭白衣尽数染黑,脸上也溅上了几道泥痕,活像个不小心落入水坑里的调皮孩子。

玄衣男子见二人无恙,直了起身子,双手抱拳,一脸愧疚地说道:“实在抱歉,在下有命在身,二位若是有什么事尽可以到高细巷找我。”

林修齐随意地摆了摆手,他语气温和地说道:“不妨事,你也不是有意为之,既然你有命在身,还是赶紧上路吧,这名孩童我来照顾。”

玄衣男子连连道谢,他见二人看起来确实没有什么异常,便暂且放下了心,打算办完差事再来寻他们。

这时,苏嫣已然认出了书生的身份,他正是这些日子在京中声名颇盛的林修齐。

玄衣男子正想离去时,习惯地摸了一下腰间,发现证明令牌不见了,顿时急得满头大汗,弯着腰到处寻找。

马车停下的位置刚好能让苏嫣看见玄衣男子重新系回银牌的动作,那牌子上面刻着用金丝累成的字。

这是“金辉令”,银底金字,只有发生变故时才会动用。而且这名男子的衣服皱巴巴的贴在身上,定是赶上了昨夜的雨,看来这事不是一般的大。

金辉令上写的是武州二字。武州可是紧挨着西边的辽国,如今看这玄衣男子急匆匆的样子,边境恐怕有事发生。

马车逐渐驶离,苏嫣回过头,放下了帘子。

丹兰也同样收回视线,叹了口气道:“那名书生不仅一表人才,而且心地善良,一定可以考个好功名。”

苏嫣挑了下眉,笑道:“以前没看出来,原来丹兰你竟是个以貌取人的人。”

丹兰害羞地摆了摆手,忙辩解道:“我没有……”

苏嫣眨了眨眼睛,继续打趣道:“不妨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片刻后,马车停在了英国公府门口。

苏嫣一进福安堂就坐到大长公主身旁,着急地询问道:“外祖母,您怎么样了?”

得到好的答复之后,苏嫣才真正放下心来。

紫绡立在一旁抿嘴笑了笑,开口给苏嫣说了一遍来龙去脉。

“太医说了,大长公主这次一是因为积食,二是晚上跟老国公去游湖受了风,这才病倒了。”

苏嫣听完后,摇了摇头道:“你们是半点都不记得你们的年纪加起来都过百岁了,还这么小孩子脾气。”

大长公主和英国公相视一眼,心虚地笑了笑。

苏嫣叹了口气,又仔细地叮嘱了大长公主一番,才返回武定侯府。400400xiashu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