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供销社卖吃喝拉撒需要的一切物品。
前些年,来供销社买东西,光拿钱行不通,需要有票,买粮食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
丁兆红暗暗庆幸,幸好自己没有穿越到那个时代,要是处处需要票,又多了一个麻烦。
看着门市稀少的大街,丁兆红眼里露出亮光。
虽然这个时代落后,但是,商机遍地都是,后世传言,当教授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的就是这个时代。
在这时代,只要做生意,哪怕卖茶叶蛋,也能赚大钱。
可以说,这是一个遍地都是钱的时代。
丁兆红紧握拳头,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遇到千载难逢的大机遇,绝不能白白错过。
问题的关键是,从哪一步开始自己的商业之路呢?
丁兆红沉思。
“到了。”高为民一拧车闸,自行车停在一处大门前。
大门是两扇红色的大铁门,门头上方是钢筋握成的拱形,上面竖着一个牌子,写着阳谷县第学。
这就是他们口中所说的县,这里是阳谷县唯一的高中。
丁兆红跟着高为民进入县。
院内有几排房子,房子的墙壁上是红白相间的涂料,写着各种标语,如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县的面积并不大,还不如后世的初中校园大。
这也能理解,毕竟,这时代上高中的人并不多,能上中专的上中专,上不了中专的,复读,回炉重练,来年继续考中专。
像丁兆红这一届,高中目前只招收了两个班,120人。
高为民向丁兆红介绍学校内的各处设施。
他对这里很熟悉,每一个地方是干嘛用的,随口就说出来。
他带着丁兆红,进入老师办公室,带到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黑框近视镜的中年男人面前,把此人介绍给丁兆红。
这是招生老师苏老师,找他就能报名。
丁兆红礼貌地和苏老师打招呼。
苏老师对她挺冷漠,问了她的学习情况后,给了她一张报名表,让她填表。
丁兆红认真地填完表,苏老师看了一遍丁兆红填的表格,没有问题,又让丁兆红交了5元学费。
没错,这时代的高中,学费是每学期5元。
别看5元钱不多,但是,对于很多寒门学子来说,他们连5元学费都出不起,只能无奈退学。
苏老师从抽屉里抽出一张录取通知书,填上丁兆红的名字,告诉她,9月1号带着录取通知书,来学校报到。
“谢谢你,高为民。”出了校门,林兆红向高为民道谢。
要不是高为民用自行车带她来,靠她自己步行,估计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走到县城。
关键是,她自己来报名,不一定能报上,毕竟已过了高中的报名截止日期。
高为民不满道,“跟我这么客气干啥?咱是同学。”
他又骑上自行车,“走,我带你逛逛县城。”
丁兆红正有此意,她要了解下县城的情况,而后决定从哪里开始她的经商之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