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灯灭,魂兮何往?
公元2136年,华夏国西南之地。
天空呈现的颜色,是宝蓝色的,云儿时而聚拢,又时而疏散。青翠的树木在这山间遍布着,而在这山谷中呢,小溪阡陌而逝,十里桃林中桃花正纷飞着,成群的复古式建筑星罗棋布于这十里桃林中。
当真是美景一处,宛若人间仙景,莫不是陶渊明曾隐居其中?
然而,令人称奇的是,此刻明明正值饭点,竟不见炊烟袅袅?难道此间有什么大事发生?
山谷一隅的竹林中,此时正有近千人静然而立,面带悲恸之色。
在众人身前,一位老人身着白袍唐装,雪白发丝披散,白色长须飘逸,慈眉善目,端是一副仙风道骨之象。
他躺在躺椅之上,面露微笑的看着身旁几人,眼中所含的尽是慈爱。椅旁一盏青灯相伴,火苗在风中微微摇曳着。
“高祖爷爷,你今天怎么不牵囡囡的手游桃林了?”一个三岁小女孩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歪着小脑袋道。
“小囡囡,高祖爷爷走不动喽,老喽!该去别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了。”
“那囡囡能陪着爷爷一起走吗?”
“不行哦,高祖爷爷想你高祖奶奶了,要找她去了,不能让你打扰我们的。”
“那……那好吧。”小囡囡眼中尽是失望之色,乖巧地点了点小脑袋。
“好了,该交代你们的,我都交代好了。我走了后,你们自己照顾好自己。记住,不要为我落泪,我活了136岁,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再活的话,恐怕就要成精喽!”老人缓缓地对身边几个最亲近的人说道。说完,缓缓闭上了双眸,面带着微笑。
身边几人总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最终只能无语凝噎,惟有面带不舍与悲恸。
是的啊,该说的,已经都说了。老人的心境,学识,阅历……他们哪里不知晓?此时尽皆遵循老人的心愿,不再多言一语。若不然,反叫老人失望,有负了老人的谆谆教诲。
老人这一世,五世同堂,教导弟子成千,真正的桃李遍天下。
老人这一世,游历各地,于红尘中体悟生命,看尽了世态万千。
老人这一世,璀璨至极,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他们也想不出,这世上会有什么,能让淡泊的老人感到遗憾的。他们只好默然而对,一语不发。
又是一幕不寻常的画面出现了。明明对老人感情至深,明明对老人不舍,又明明为人孝顺,众人却没有说任何挽留老人的话,也没有泣以述哀。
人世间的趣味似乎就在于,永远不可一概而论,事物的发展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千万不能先入为主。
人力有穷限,终究难以逆天夺命。生老病死,是生命的旅程。众人心中清楚归清楚,可依然还是不舍,总想挽留下老人。
但这时,只能无奈地守在老人身旁,眼神落在老人身上,一刻也不敢转移开去,想将老人的模样永远都留在脑海里,模糊半分都不行。
突然,青灯烬灭,老人白首一垂。
“尊父!”一位百岁老人再也忍不住,悲痛地急呼着老人。
“爷爷!”一位七旬老人同样克制不住情绪,不舍地呼喊着老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