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双到达天秦城内的那一天,天秦的京城车来人往热闹非凡,这一天也正好迎来了天秦王上出宫视察“民情”的日子。
文无双一行人伪装成一个商队,在附近一家酒楼安顿了下来。天秦地势偏高,即使是夏日炎炎的天气,街道上行走的人都穿的极为得体。
民风淳厚!
文无双时时刻刻在找机会见天秦王上一面,他身上带着老道的命令,势必要想办法平息这场暗中燃烧的战火。
天赐良机,在天秦转悠了一日的文无双在傍晚时分的小阁楼里巧遇到了那位刚刚上任三个月的天秦君主。
年满二十、生的高大强壮、从小立志要奔赴沙场的人,他天生就是一块带兵打仗的好料子。奈何家族乃是王室尊贵的血统,这些年前任君王渐渐老去,膝下女儿不少,子嗣不多,唯独留下了这位强壮的王室血脉。理所应该,他成为了天秦的新一任君王。据说他上任的那天,天秦举行了三天三夜的欢庆仪式,天秦子明用最饱满的热情迎接了他们新的王。就因为这样,先王暗中后悔过早交出了自己的权力。历朝历代,只有手里掌管着一个关乎王国生死玉玺的人,才能受尽百姓的爱戴遵奉。
这位新王争强好胜的禀性实实在在复制了自己的老爹,老爹准备了多年的战事,如今如一块石头重重的压在了这位新王身上。
四十年前天秦与陈仓的国战,耻辱柱上已经留下了天秦先王的名字……
天生好战的心渴望这场战事来临,却也害怕这场战事来临,即使准备足够充分,对于未知的恐惧还是时不时让他心生犹豫。体恤民生的善也怕涂炭生灵的恶,出宫视察“民情”,能近距离的了解某些人心中的所想......
文无双与天秦君王的第一次相遇在天香阁楼,君王身着便装,脱下王袍的他和一个普通的看戏客人没有什么区别。天香阁,天秦第一大戏园子,这里容纳了天秦举国上下所有的好嗓子和好身段。这个长得五大三粗的君王还有一个很忠诚的爱好——听戏。他来此地听戏的原因有二,一是满足自己早已经发痒的耳朵;二是听听出了戏曲之外的声音。
天香阁,日日夜夜聚集了天秦众多的名贵和富商,在这里体察“民情”也是最实在的。身为君王,更在意的是如何巩固自身的根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根基的稳固离不开达官贵族、富商名人,是他们贪图荣华富贵的私心撑起了天秦的商业与政治......
文无双之所以会来此地,是在酒楼歇息时听旁桌的酒客说的,“天秦新王今日必定又会去天香阁听戏......”这一句话深入文无双的心,他印象中对于天香阁这种名字的记忆还停留在花红柳绿之地的氛围里,直到身处其中,才发现这就是人间的圣殿,耳朵的天堂。
不缺乏热闹的天香阁,一层二层的座位皆无虚席,天秦君王坐在最里间的包厢,他沉下心支起了自己的耳朵,身旁的随从进进出出,一次又一次将外面听客的谈论内容送了进来。
“王上,有人说,此仗天秦志在必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十年的心血,希望趁陈仓现在目中无人打他个措手不及!”
“嗯”天秦王上点了一下头,继续微闭着双眼,用耳朵去感受抑扬顿挫的戏曲音......
“王上,有人说天秦实力始终与陈仓有很大的悬殊,两国相交的边境听闻陈仓屯兵不少,此战仍然不值得一试!”
“听闻?不去实地考察,只会暗中揣测,作废!”
传话的人一波接着一波进来,又一波接着一波出去......
细细听来,台上人已经走了一个来回,天秦新王还是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各位贵人请注意咯,接下来请欣赏本戏园的头牌月鲛姑娘献上一曲《伍连城》。”报戏的小儿说完,名叫月鲛的姑娘缓缓走上台来,举步如和风拂柳,启齿似燕语呢喃......一举一动,都拉动着众多听客的眼睛。
“凤冠霞衣大红幔布,寒塘鹤影冷月葬花,缠绵不过一时情,回首彼岸光景已暗......”这首曲子的词也深得人心,让人忍不住抒情一番。天秦王上渐渐沉浸在这位月鲛姑娘婉转的嗓音里......
“王上,有人说,他乃是陈仓来天秦经商之人,陈仓蓄谋战事已久,等这个机会等了多年。他来时路过两国交界处,发现陈仓王上屯兵十万,两军交接处乃是无比陡峭的山谷,易守难攻。他预言此战天秦必败!”
“哦?”“天秦必败”四个字着实引起听戏之人极大的兴趣,戏再好听也顾不得听下去了。“立马将说此话的人带来包房,我倒要好好问问这个从陈仓来天秦经商的商人!”
当有人来邀请文无双入厢房时,他的脸上风平浪静,一切皆在掌握之中,嘴角噙了一个不明所以的笑容。果真奔赴于战场之人喜欢听的不是恭维的话,更多是想找找刺激。倘若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将别人不敢说的话说出来,往往能取得意料之内的效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